三年级作文训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效指导三年级作文训练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 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 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 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 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引导学生如何喜欢写作文和 学会写作文。
一、学会观察 激发兴趣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 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 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 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结合生活实际 创设观察环境。
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中,是要求写一些家乡的景物, 我就选择了家乡具有特色的景物图片:沙颍河两岸的四季美景,家 乡裕民桥南端的刘福通雕塑广场和北端的“七七”纪念碑广场,以 及大家熟悉的美丽夜景……这些学生经常看到的景物引起了学生的 观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条理的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 写出了优美的习作。
2、走出教室欣赏 表达真情实感。
在学习了《画杨桃》以后,结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 到什么,就画什么。我就带领学生“游览”学校:从主教学楼到东 西教学楼,从升旗台道两侧的花坛,从垂下嫩丝的垂柳到茂盛的广 玉兰,从郁郁葱葱的香樟到露出花骨朵的月季……让孩子们看的有 条理、有层次,在赏心悦目的环境里尽情欣赏,也给他们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让他们再回到教室习作时,个个低头沉思,奋笔疾书, 写出了自己所见以及真实的感想。
二、练写片段 循序渐进
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 依赖于作文实践。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应重视片断练习, 帮助学生选择写话的材料,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
1、抓住特点
为了让学生学会抓住特点来写人物,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后结合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让学生来一个自画像,在自画像的
同时让学生来对他们进行片断训练。在老师的提示下,每个学生充 分观察,细心整理,写出来的语段效果明显提高了,非常腼腆的梅 子涵说“我是个怕羞的小男孩,特别是一回答问题脸红得像个苹 果……”一上课爱打瞌睡的李金辉同学这样描述自己:“……我上课 爱打瞌睡,有一次老师都站到我面前了,我还不知道,同学们都哄堂 大笑……”这些共性很少的特点在孩子们的眼中是那样可爱,于是他 们笔下的自己形象十分鲜明。
2、 依托文本 练习仿写
小学生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要有一个模仿写作的过程从说到写,以 课文为范例进行仿写,从文中学习简单的构段谋篇的方法,帮助学 生打开思路,这是逐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第 5 课《翠鸟》这篇课文中的第一段,作 者对翠鸟的外型进行形象、具体的描述,我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 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型特点,最后让学生写 一篇《我喜爱的动物朋友》。通过模仿练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观察 事物的方法,而且学会了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3、就地取材
随机引导
平时我有意识地利用时机对学生进引导,让他们进行多种多样 的段的训练。如在三年级上学期时,当遇到彤云密布、雪花纷纷的 情况。我让他们起身到走道细心观察晶莹的雪花、寒冷的天气、呼 啸的北风……然后让他们以《雪》为题进行写话练习,同学们用自 己稚嫩的手笔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这样写道:“雪下起来了。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跑到操场上,有的在欢呼,有的在跳跃,有的张开 双手去接那飞舞的雪花。看哪,快看哪,雪把大地盖上了。”有的这样 描述:“雪花像美丽的蝴蝶,像吹落的蒲公英,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 儿。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 行人的脸上。”在抓住了生动的教学资源进行现场教学,许多平时怕 写作文的同学品尝到了写作成功的愉快,他们从此对观察周围的事 物,对于写片段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引发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 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1、根据课文续编故事,例如学习了《小摄影师》《灰雀》等文 章后,可根据文中人物来续编后文,“那个小男孩还会再来找高尔
基吗?会有什么养的结果?”“捉灰雀的小男孩以后会怎样对待这 些朋友?”……通过以上形式的作文训练,不仅为高年级的作文奠 定基础,而且利用故事的幻想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2、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根据图片任选几种小动物编 写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图片和动画,激起 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