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案例研究.pdf
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
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案例研究
摘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思想,运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
法,通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历程的考察,探究新能源
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创新生
态系统依次遵循基于“渐进性小生境→开放式产品平台→
全面拓展”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其演进的内在机理是新能源
汽车创新链和采用链的协同机理,并且是在创新驱动力、需
求拉动力和和政策引导力的动态综合作用下实现了持续演
进。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新能源汽车;演进机理;案例研究
一、引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关乎我国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乃至
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战略交汇点。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
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众多汽车
制造商及配套企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创新,并纷纷推出各自的新能源
汽车产品,然而也伴随着创新投入盲目、产品创新性偏低、后续产品
升级乏力、市场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当前创新范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与升级,即从工程化、机械式
的创新体系迈向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作为
当前和未来创新的新范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认可,更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创新
生态系统。事实上,最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成就的企业,如
比亚迪、奇瑞、吉利,无一例外地构建了独特的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
系统,并遵循一定的演进规律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升级。为此,
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思想和分析框架,以最具代表性的比亚迪股份
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为例,探究新能源汽车创新生
态系统的演进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演进规律。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备受学者们关注,本论文主要围绕内涵与
构成、演进规律两个方面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1.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
创新生态系统源于经济全球化、环境动荡性的背景下对竞争本质
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凸显创新的战略核心地位,Adner(2006)明
确提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指出一个企业的创新成功不仅取决于自
身的技术突破,还需要相关合作伙伴的能力、意愿以及成功的可能性,
并通过创新链协作和采用链整合快速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1].一
些学者更是将创新生态的理论思想应用到了产业、区域以及国家层
次,如黄鲁成(2003)等较早就阐述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与构成[2],Gawer等(2014)则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发挥基础
性作用的产品、服务、技术集合[3];王娜和王毅(2013)认为产业创
新生态系统包含外部环境、产业体系、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人才五
个要素[4];朱迪·埃斯特琳(2010)研究指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
含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群落[5].
2.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
动态演化性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着特征。在企业层次,Still等
(2014)等基于基础关系和网络中心性方法构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
统演化框架,并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独特性特征以及重要行动
者关系变化[6];Yin等(2014)以iPhone应用程序创新生态系统为
例研究发现,发展机遇、竞争水平和需求偏好造成了不同演进过程进
而导致游戏类和非游戏类市场差异[7];胡京波、欧阳桃花等(2014)
通过SF民机转包生产商为例研究表明,以转包生产商为核心企业的
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零部件转包生产、大部件制造和风险合
作式研制3个阶段[8].
在产业层次,陈瑜和谢富纪(2012)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
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并分析复制、竞合与重组
机制对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演进的影响[9];Chen和Rong等
(2014)分析了中国新兴风力涡轮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
网络的动态特性与进化过程,并探讨了不同阶段的技术累积/本地化
模式以及演变的驱动力[10];李恒毅等(2014)通过典型产业联盟案
例研究结果表明,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组织资源、网络
资源、系统资源是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关系[12].
在国家层次,F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