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因此,仪表量程不能选择过大,为保证实际测量的精确度及考虑到使用上的安全,一般检测仪表的经常工作点(测量示值)应在仪表量程的 2/3~3/4处,对压力表应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可经常工作在仪表量程的1/2~2/3处。 分辨力与灵敏度都与仪表的量程有关,并和仪表的精度等级相适应。一般仪表的分辨力不大于仪表允许绝对误差的二分之一。 测量的正确度、精密度、准确度、不确定度 1)正确度 在等精度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称正确度。一般可由系统误差的大小来表征。系统误差大,测量正确度低。 2)精密度 在等精度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重复一致的程度称精密度。一般可由随机误差的大小来表征。随机误差大,测量正确度低。 3)准确度 准确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同样也是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反映,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准确度高意味者正确度和精密度都好。 图1-5 正确度、精密度、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4、仪表的变差(恒定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进行正、反行程的测量,即采用单方向逐渐增大和逐渐减小被测量的方法,使仪表从不同的方向反映同一被测量的示值。对某一测量点所得到的正、反行程两次示值之差称为该测量点上的迟滞差值。 正行程:测量系统的输入量从量程下限增至量程的上限的测量过程。 反行程:测量系统的输入量从量程上限减少至量程的下限的测量过程。 变差用全量程中最大的迟滞差值△yHmax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的百分数 表示: 变差是由于系统内部部件存在着 摩擦、间隙等原因而造成死区所致。 它是反映精密度的一个指标。 5、仪表的灵敏限(分辨力) 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称为仪表的分辨力。分辨力是指能引起仪表指示器发生可见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仪表的分辨力不足将引起分辨误差,即在被测量变化到到某一数值时,仪表示值仍不变化,这个不能引起输出变化的的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度,称为仪表的不灵敏区(或死区)。 问:某测量范围是0~100MPa的压力表,其满 量程时指针转角为270度,它的灵敏度是多少? 2.7度/MPa 分辨力与灵敏度都与仪表的量程有关,并和仪表的精度等级相适应。一般仪表的分辨力不大于仪表允许绝对误差的二分之一。 7、线性度 在理想情况下,测量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关系是一条直线,而实际是一条曲线。该曲线通过静态校准获得,故也称为校准曲线。测量系统的线性度就是衡量这条校准曲线和理论直线不吻合程度的,常以相对误差形式表示。 线性度用全量程范围内测量系统实际校准曲线和线性理论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绝对值与该系统满量程输出值之比值的百分数来表征,为 仪表的线性示意图 (a)仪表输入输出实际特性曲线 (b)理论特性曲线 * *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测量系统组成 第一章 测量技术概述 第三节 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四节 现代计算机测试技术与系统简述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的定义 二、测量过程及变换 三、测量方法 四、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第一节 测量和测量方法 一、测量的定义 所谓测量就是人们借助专门的技术工具,通过试验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将被测量x0以测量单位U的倍数μ显示出来的过程,即 x0= μ U ——测量的基本方程式 被测量 比 值 测量单位 比值μ 称为被测量的真实数值,即真值。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被测量的真值μ 只能近似地等于其测量值x,即上式变为x0≈ xU。 测量单位是人们约定选取的固定同类量,它有明确的定义和名称,并令其数值为1。正因为单位是一种约定,所以长期以来同一种量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单位。 为便于生产、贸易与科技的往来,经过人们的努力,终于在世界上建立了若干统一的单位制。其中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建议的“国际单位制”就是一种被各国认可并得到普遍使用的单位制。 单位又包含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和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组合表示的单位)。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基本单位有7个,即 长度单位——米(m) 质量单位——千克(kg) 时间单位——秒(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