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试题.docx

发布:2025-03-31约1.8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试题

选择题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肺血管收缩

B.肺内分流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下降

D.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

答案:D

解析:ARDS主要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等病理改变,进而影响气体交换。肺血管收缩、肺内分流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是ARDS发生后的病理生理表现,而非主要发病机制。

2.ARDS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进行性呼吸困难

C.低氧血症

D.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答案:B

解析:ARDS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窘迫。代谢性酸中毒是ARDS病情发展后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低氧血症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但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而非ARDS的典型早期症状。

3.诊断ARDS时,氧合指数(PaO?/FiO?)的标准是()

A.≤200mmHg

B.≤300mmHg

C.≤400mmHg

D.≤500mmHg

答案:A

解析:氧合指数(PaO?/FiO?)是诊断ARDS的重要指标之一,当PaO?/FiO?≤200mmHg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可诊断为ARDS;PaO?/FiO?≤300mmHg是诊断急性肺损伤(ALI)的标准。

填空题

1.ARD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透明膜形成

解析:ARDS时,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导致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得富含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肺泡内,随后在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这些是ARDS的主要病理特征。

2.ARDS患者的治疗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治疗原发病等。

答案:机械通气、维持液体平衡、营养支持

解析:机械通气是改善ARDS患者氧合的重要措施;维持液体平衡有助于减轻肺水肿;营养支持可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控制ARDS的进展至关重要。

判断题

1.ARDS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早期可无明显异常。()

答案:正确

解析:在ARDS早期,肺部影像学可能仅表现为轻度间质改变,甚至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等典型表现。

2.ARDS患者应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答案:错误

解析:目前糖皮质激素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不主张常规使用。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病情严重、有明确的全身炎症反应等,在充分评估利弊后,可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和剂量下使用。

解答题

1.简述ARDS的诊断标准。

答案:ARDS的诊断标准如下:

(1)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

(2)急性起病,在已知诱因后1周内出现呼吸症状或原有呼吸症状加重。

(3)胸部影像学表现:双肺浸润影,不能完全用胸腔积液、肺叶/肺段不张和结节影解释。

(4)呼吸衰竭不能完全用心力衰竭或液体负荷过重解释。如果临床没有危险因素,需要用客观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源性肺水肿。

(5)氧合指数(PaO?/FiO?):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200mmHg<PaO?/FiO?≤300mmHg;中度:100mmHg<PaO?/FiO?≤200mmHg;重度:PaO?/FiO?≤100mmHg。

2.简述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策略。

答案: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策略主要包括:

(1)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采用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通气,以避免高容量导致的肺损伤;同时限制气道平台压≤30cmH?O,防止过高的压力对肺组织造成损伤。

(2)肺复张手法:通过短暂增加气道压力等方法,使塌陷的肺泡重新开放,改善氧合。但肺复张手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实施,避免不良反应。

(3)适度PEEP: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可以防止肺泡在呼气末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一般从低水平开始,根据患者的氧合、血流动力学等情况进行调整。

(4)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保证小潮气量通气的情况下,可允许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避免为了使PaCO?正常而采用过大的潮气量导致肺损伤。但需注意监测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意识状态等。

(5)俯卧位通气:对于中重度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可改善肺内气体分布,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提高氧合。通常每日俯卧位通气时间应≥12小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