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防断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高速铁路道岔断轨风险防控 六、高速铁路道岔断轨风险防控 1. 吸取全路道岔断轨教训,强化全员培训教育 2.采取三种探伤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探伤检查 3.实行“双Y”巡检,坚持日巡检制度 4.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1.吸取全路道岔断轨教训,强化全员培训教育 (1)深入开展风险研判,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面对管内严寒气候的实际,我们始终将高铁线路防断,特别是道岔防断作为重中之重的管理项目常抓不懈,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培训、不定期的现场教学等手段,切实做到了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2)以“现场会”为牵动,推动全员教学培训。 为深入吸取外局道岔防断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对全路高速道岔发生的27起伤损案例逐件解析的基础上,组织全局8个管辖高铁设备的工务段先后召开了4次现场会,将27处道岔伤损标记在同一组道岔上进行现场观摩,并示范日常道岔巡检的路线以及检查的重点部位,统一思路、统一标准。 (3)以坚持常态为落脚点,推动培训成果落地生根。 为确保培训成果的有效落实,将道岔日常巡检、磁粉探伤、道岔手工探伤等内容制作成专题课件,采取日常技术业务学习、专项培训、现场教学等形式常态开展培训教学,并通过月度抽考、季度比武等形式不定期检验教学成果,有效提升了职工队伍业务水平及作业标准执行能力。 2.采取三种探伤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探伤检查 (1) 丰富探伤检查手段,明确探伤检查周期。 ①断面70mm以上部位每月利用通用钢轨探伤仪检查一遍, ②断面50mm-70mm部位每月利用焊缝探伤仪检查一遍, ③断面20mm-50mm部位每季度利用磁粉探伤检查一遍, ④断面20mm-50mm间部位利用爬波探头每年检查一遍。 其中磁粉探伤七个部位如下: ①尖轨轨面宽50mm以下进行磁粉探伤检查,长度:18号道岔9.2m、42#道岔21m、62号道岔21.6m;(如下图) ②尖轨跟端变截面至跟端铝热焊头以及前后200mm范围内,进行磁粉探伤仪检查; ③翼轨前端轨头加宽处向后至加宽结束,进行磁粉探伤检查,长度:18号道岔6m,42号道岔6.3m,62#道岔10.6m;(如下图) ④可动心长心轨轨面宽15mm-50mm进行磁粉探伤检查,长度:18号道岔1m,42号道岔2.6m,62号道岔3.4m; (如下图) ⑤可动心短心轨轨面宽50mm以下进行磁粉探伤检查,长度:18号道岔1.7m,42号道岔3.6m,62号道岔6.2m; (如下图) ⑥叉跟尖轨轨面宽50mm以下以下进行磁粉探伤检查,长度:18号道岔1.5m;(如下图) ⑦辙叉后趾变截面至跟端铝热焊头以及前后200mm范围内,进行磁粉探伤检查。 (2)规范与创新并重,提升现场作业组织。 ①明确检查职责 探伤车间:钢轨探伤仪、焊缝探伤仪及爬波探头的探伤检查。 线路车间:标记道岔重点检查区域,负责磁粉探伤 ②引进先进设备 引进双轨自走行钢轨探伤仪,每个天窗可以完成30-40km的探伤任务 3.实行“双Y”巡检,坚持日巡检制度 (1) 优化道岔巡检线路 (2)优化道岔巡检项点 设立8项33条具体检查项点,组织现场具体实施,确保设备检查精细、准确。具体检查项点:联结零件、钢轨状态、异物情况、重点隐患部位、密贴状态、位移情况、道床状态、标识标志。 (3)优化现场作业组织。 ①加密巡视检查周期 道岔的结构及联接零件每日巡视一次,此外对伸缩调节器每周检查不少于2次。 ②细化大站场检查方案 大站场道岔按照岔区位置划分区域,每周实现各区域全覆盖检查不少于1遍。 4.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1)提前介入,将隐患消灭在开通之前 一是在道岔现场铺设前,对各部位钢轨件进行探伤检查,绝不允许带病上线; 二是在联调联试前再次进行全面探伤检查,将隐患问题解决在开通前 (2) 强化现场监控,确保制度落实 ①规范现场标记。每次道岔日常巡检过程中,要求检查人员检查日期、检查人姓名标记在岔首位置,以此确保检查周期执行真实; ②启用现场录像。要求使用录像手段,对每次道岔巡检过程及重点检查区域设备状态进行现场录制,并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设专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