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pdf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伟大戏剧家关汉卿
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
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
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
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
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如《窦娥冤》、《蝴蝶
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
严地对立着。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
的。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
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
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
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
映得尤为深刻集中。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
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其二、关汉卿
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
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
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
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
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
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
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2
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伟大戏剧家关汉卿
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
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前两种早已寿终正寝,只有中国戏曲一
枝独秀,在世界上别树一帜,至今生命之树长青,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在钟嗣成的《录鬼簿》中,关汉卿是“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的第
一人;元末明初贾仲名的《录鬼簿》中称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从元代到近代都有人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称“元曲
四大家”为关(汉卿)、郑(祖光)、白(朴)、马(致远)。可见关汉卿被公认为元代
最早的杂剧作家之一。
关汉卿的生平,文字记载的不多,我们只能根据片段的材料和他在散曲中的自叙,勾
画一个大致的轮廓。关汉卿大约生于1220年左右,卒于1300年左右,他的生年与白朴相
去不远。据《鬼录簿》说他是大都人①,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曾任太医院尹。“太
医院尹”可能是太医院医药机构的官吏。关汉卿活动的主要地区是大都,但也曾到过汴梁,
晚年还到过杭州。
关汉卿是一个一生落拓、不屑仕进的文人,又是一个多才多艺、放浪不羁、性格倔强
的艺术家。《析津志》②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
冠”。在带有自叙性质的散曲[南吕一支花]《不伏老》套曲中,他曾这样描述自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
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颠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
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
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
州。又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王当王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
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
赏的是洛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