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docx
2025年春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原创题)
1.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下列叙述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相符合的有几项()
①孟德尔成功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②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③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
④孟德尔在豌豆花未开放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⑤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玉米和山柳菊等都取得了成功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不是孟德尔假说的核心,但是是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A.0项 B.2项 C.3项 D.4项
(P16原题5)
2.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矮茎后代,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2023·河南名校联盟改编)
4.玉米为单性花植物,豌豆为两性花植物,都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下图为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的操作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①表示人工传粉,需要在花粉成熟时进行
B.操作②表示人工去雄,与操作①不能同时进行
C.进行玉米杂交时传粉前后均需套袋
D.若以玉米为杂交实验材料,须进行去雄
(P16原题4)
5.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P8拓展应用1改编)
6.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必须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或测交
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2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
C.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中非糯性水稻的比例为2/3
D.非糯性水稻(Aa)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月考改编)
7.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中的小球(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中的小球总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两个小袋内的彩球数量可以不相等
C.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DD、Dd、dd的数量应为10、20、10
D.将甲袋内的一个小球摸出记录后再放回原袋子中,确保甲袋内D小球与d小球数量之比为1∶1,然后继续重复实验
8.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其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P8拓展应用2改编)
9.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现有一匹栗色公马(甲),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来控制的,若要在一个配种季节鉴定其基因型,某同学采用的杂交方法如下。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对这些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方法一:让甲与另一白色母马交配
方法二:让甲与多匹栗色杂合母马交配
方法三:让甲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A.方法一的后代无论是哪种毛色,均不能判断甲的基因型
B.若甲为杂合子,方法二子代表型及比例一定为栗色:白色=3:1
C.若甲为杂合子,方法三子代表型及比例一定为栗色:白色=1:1
D.方法一、二、三的后代中只要出现白色个体,就说明甲为杂合子
(2023·新课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