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设计报告书模板.doc

发布:2018-11-24约2.13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格式 编辑整理 PAGE 专业知识分享 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第一章 绪言 一、任务来源 2009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编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25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9-11号煤层,矿田面积5.2554km2,生产规模为60万t/a。2010年5月31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0]38号文《关于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方案调整的批复》批准,山西某某永煤业有限公司开采方式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矿井能力由60万t/a提升到90万t/a。 该矿重组整合后特委托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该矿的地质报告,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了《山西某某县某某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露天煤矿地质报告》。经过对地质报告所提供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比较,我院认为该矿地质、煤层赋存等条件基本可以满足露天开发的条件,且采用露天方式开发矿田内煤炭资源具有安全性高、煤炭回收率高等优势,因此该矿特委托我院进行《山西某某县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 二、目的任务 通过广泛搜集、研究已有资料,根据露天矿实际采掘情况和外排土场情况,结合已有勘察、设计成果和资料,外围调查与重点勘察相结合,室内研究与野外勘察相结合,认真做好边坡地质原型的勘察研究,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边坡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预测。 具体任务如下: 1、收集有关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等相关资料; 2、对边坡及周边进行1:5000地形测绘; 3、对边坡及周边进行1:5000工程地质填图及调查; 4、在采掘场边坡范围内布设探井不少于6个,并进行描述、取样,所取样品具代表性并进行室内试验; 5、通过收集和勘查后查明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6、查明边坡空间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厚度大小、变化及发育情况,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其发展趋势。 三、评价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的依据是国家现行行业规范、规程、主要有: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边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边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崩塌、边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2314-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1992)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等 四、以往研究程度 某某县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尤其是基础性的煤田勘探和地质储量核查及露天矿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程度较高。工作区未进行过岩土工程勘察,专项边坡勘察研究程度较低,仅在基础性的资料中有涉及,所采用的岩石力学指标均是本矿勘探时的岩样指标,对表土体的工程性能仅有概括性的论述,本次评价报告主要参考资料有: 1、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某某县国土资源局2006年6月提交的《山西省某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2、2007年3月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某某昌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及《山西某某高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3、2005年7月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编写的《吕梁市某某县桃红坡镇马蕊沟煤矿资源储量核查检测报告》; 4、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2010年4月编制的《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 5、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所2010年5月编制的《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露天煤矿初步设计》; 6、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所2010年8月编制的《某某某某露天煤矿排土场设计说明书》。 上述报告均对岩体的工程性能有所涉及,尤其是后边三个报告主要是针对该矿整合后露天开挖进行的,对边坡稳定有单独的篇章,对本次评价工作的参考价值较大。 五、工程概况 1、露天矿概述 山西某某某某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持有山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