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物资产管理控制制度.pdf

发布:2025-04-06约6.9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物资产管理控制制度

第一条财产清查制度

(一)财产清查是根据账簿记录,通过对公司的各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

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各种财产、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有数,

并查明账存数与实物数是否相符。财产清查一般包括:每年对财产物资进行的全

面清查;对银行存款、未达账项,每月同银行的核对;各种债权、债务,每年年末

进行定期核对;实物、现金保管人员办理移交时,进行的清查;财产物资发生非

常损失时,进行的清查;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司法部门、注册会计师根据

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司进行的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开始前,要建立财产清查领导小组,制定清查工作计划,明确清查范

围,规定清查工作时间,确定具体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职责,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和掌

握财产清查的政策、制度、内容和方法等

(二)财产清查的内容和要求

1、货币资金的清查

库存现金的清查。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

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余缺情况。除查明帐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明

有无违反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结果,及时填制库存现金盘

点报告表,并由检查人员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对长款、短款情况,要进行分析,

明确经济责任。

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核对法,即将开户银行对账单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

账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在清查过程中,查找双方未达账项的余额,

并据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清除未达款项影响,以便检查双方有无差错,并

确定银行存款实存数。

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清查相同。

2、存货的清查

存货的清查是指对库存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的清

查,清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盘点方法,首先将材料物资账簿上的数量、金额填在存

货清查表上,然后根据账存数对材料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帐实差额作为盘盈、盘亏,

对盘盈、盘亏金额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做出单独说明。

3、固定资产的清查

固定资产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将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记录情况与固

定资产实物一一核对,包括明细账上所列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等,在清查

中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或毁损,还要查明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己提折旧额等;如发

1

现固定资产盘盈,要对其估价,以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估计折旧等,据

以编制固定资产盘亏、盘盈报告单。

4、应收、应付款项的清查

应收、应付款项的清查,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

款的清查,清查一般采用同对方核对账目的方法。

清查时,首先将各项应收、应付的往来款项正确完整地登记入账,由财务部

向往来单位发函证,如对方单位核对无误,应在函证上盖章后退发出单位;如对方

发现数字不符,应在函证证明不符原因处签章并注明金额后退回发出单位,或者

另抄对账单退回,作为进一步核对的依据。发出单位收到对方的回单后,对错误的

账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规定方法加以更正,最后根据清查结果编制“往来款

项清查报告表”。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在财产清查过程中,主要清查方法有以下几种:实地盘点法,抽样盘存法,

核对帐目法,就是对债权、债务通过信函询证或派人调查进行核对的方法,质量

检查,就是根据各种财产的技术、范围对财产物资进行检查的方法。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认真分析财产清查发生问题的原因,并确定处理办法

财产清查出现帐实不符的主要原因有:

(1)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益;

(2)量、计算、检验不准而发生的差错;

(3)计算登记账簿时的错误;

(4)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造成财产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

以及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差错;

(5)盗窃、营私舞弊造成的损失;

(6)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7)未达账项引起的账账、账实不符;

(8)虽然账实相符,由于质量等问题引起的不能按正常财产物资使用的毁

损。对于定额内的损耗,多属自然原因,非人为因素,一般可根据制度规定进行处

理。对于超定额损耗,应详细分析产生原因并行处理。由于工作失职,个人造成的

损失,应区分不同情况,严肃处理、如果属于玩忽职守或贪污盗窃的则应由过失

人赔偿,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