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讲课-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件.ppt

发布:2019-04-13约3.26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1、修辞类: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排比、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抒情类: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用典抒情等)。 3、 描写类: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渲染、象征联想等。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反问)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感情色彩鲜明 启人联想 3、借代:特点突出 含蓄凝练 4、夸张: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7、反问:加强语气 感情强烈 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复:强调突出 常见设问 翻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 (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 次潘别驾韵 ?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注: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举例说明这首送别诗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次潘别驾韵 ?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思考:1陈述主体是什么? 2修辞手法是什么? 3主旨情感是什么? 次潘别驾韵 ?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1诗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2自己与友人离去的浓重的愁恨和悲凉(千愁万恨、雨、烟)巧妙的借用绞缠无绪的柳丝表现出来。把柳条喻成“黄金缕” ;3 既没有分别的场景描写,也没有作者个人身影的出现,却把浓重的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 * ——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四步法”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 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张; 5、对偶;6、设问; 7、反问;8、双关 9、互文;10、反复; 修辞手法的效果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