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中的招投标保证金相关法律规定.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招标中的招投标保证金相关法律规定
招标中的招投标保证金相关法律规定
一、保证金的定义和作用
保证金是指投标人在投标前,在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指定的银行或担保公司开立保证金账户,缴纳的用于保证投标人在投标和履约过程中遵守合同约定的一定金额的资金。保证金是投标人表明其拟真实参与招标并有意愿与招标人签订中标合同的诚意,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其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保证金的数额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交纳保证金。招标文件未规定保证金数额、交纳方式及退还条件的,由招标人提出建议,并经评审委员会或者招标代理机构批准后确定。
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应当考虑招标项目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工期及合同金额和风险等因素。一般来说,保证金金额不应高于招标价的2%,且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额。
三、保证金的缴纳和退还
1、保证金的缴纳
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投标前交纳保证金,保证金应缴入招标人或指定的银行或担保公司开设的专用账户。如果没有指定,可以按照投标文件规定的方式存入联合保证金账户或者保证金专用账户。
2、保证金的退还
在评标结束后,中标人所交纳的保证金应当予以退还。而未中标的投标人所交纳的保证金也应当退还,但需要扣除其违反招标规定的违约金。
退还保证金必须在评标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且同时告知各投标人其保证金的退还情况。
四、保证金的使用
在投标人中标后,保证金可以被作为履约保证金使用,用于保障中标人在履约期间出现的违约行为。如果中标人在合同履约期内没有出现过违约行为,那么履约保证金将在合同履约结束后按照约定返还给中标人。
附件:
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招标投标法:简称《招标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活动的专门法律。该法规范我国招标投标领域的法律地位、主体范围、投标程序、保密、法律责任等内容。
保证金:是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向招标方缴纳的一定金额的资金,用于强化合同的约束力,保证投标人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其中一方被判定违约,需要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金额。
执行困难及解决办法:
1、保证金退还时间久
有可能出现保证金退还时间超过规定的情况,投标人可以向招标人提出催促保证金退还或者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2、保证金被冻结
如果保证金被银行或者担保公司冻结,投标人可以咨询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案。一般情况下,投标人要及时催促招标人及时处理问题。
3、误操作导致保证金缴纳错误
如果投标人误操作导致保证金缴纳错误,可以尝试联系银行或招标人解决问题。在缴纳保证金之前,应该仔细阅读招标文件中有关保证金缴纳事项的规定,避免出现错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