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题(三).docx
土木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题(三)
1、问答?一条形基础,款1.5m,埋深1.0m。地基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素填土,厚0.8m,密度1.80g/cm3,含水量35%;第二层黏性土,厚6m,密度1.82g/cm3,含水(江南博哥)量38%,土粒相对密度2.72,土的黏聚力10kpa,内摩擦角13°。求该基础的临塑荷载pα,临界荷载p1/4和p1/3。若地下水上升到基础底面,假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不变,其pα,p1/4,p1/3相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2、判断题?地基的临塑荷载大小与条形基础的埋深有关,而与基础宽度无关,因此只改变基础宽度不能改变地基的临塑荷载。
正确答案:对
3、判断题?地基的临塑荷载Pcr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于大多数地基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
正确答案:错
参考解析:不仅不危险,反而偏于保守。
4、问答题?何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p1/4?
正确答案: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但还未出现塑性区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即相应于塑性区的最大开展深度Zmax=0时所对应的基底压力为临塑荷载,用Pcr表示。
式中:d-----基础的埋置深度,m;
Υ0-----地基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C———地基土的粘聚力,KPa;
φ——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在三角函数符号后用度表示,单独出现时以弧度表示。对于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可取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Zmax等于基础宽度的四分之一,即Zmax=?b,相应的基底压力用P?表示,称为地基的临界荷载。
式中:γ——地基土的重度,地下水以下用有效重度,KN/m3其他各符号同Pcr表达式。
5、问答题?何为地基极限承载力(或称地基极限荷载)?
正确答案: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亦称地基极限荷载。它相当于地基土中应力状态从剪切破坏阶段过渡到隆起阶段时的界限荷载。或者说是指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完全破坏时,地基所能承受的极限基底压力(或地基从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塑性破坏阶段的临界压力),以pu表示。
6、判断题?一般压缩性小的地基土,若发生失稳,多为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正确答案:对
7、填空题?一般来讲,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有三种:()、()和()。
正确答案: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剪切破坏
8、填空题?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等。
正确答案: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表格法、当地经验法
9、单选?黏性土地基上,有两个宽度不同埋深相同的条形基础,问哪个基础的临塑荷载大?()
A.宽度大的临塑荷载大
B.宽度小的临塑荷载大
C.两个基础的临塑荷载一样大
正确答案:C
10、判断题?局部剪切破坏的特征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的塑性区仅仅发生到某一范围。
正确答案:对
11、判断题?太沙基承载力公式适用于地基土是整体或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
正确答案:对
12、问答题?地基破坏模式有几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的特征如何?
正确答案: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一般都由地基土的剪切破坏引起。试验表明,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有三种: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切剪切破坏。
地基整体剪切破坏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形成延伸至地面的连续滑动面。在形成连续滑动面的过程中,随着荷载(或基底压力)的增加将出现三个变形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以及破坏(或塑性流动)阶段。即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近似线弹性(p-s曲线首段呈线性)变形;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时,剪切破坏区(或称塑性变形区)逐渐扩大,p-s曲线由线性开始弯曲;当剪切破坏区连成一片形成连续滑动面时,地基基础失去了继续承载能力,这时p-s曲线具有明显的转折点。
13、单选?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
B.地基中的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时的荷载
C.使地基土体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D.使地基土中局部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荷载
正确答案:C
14、判断题?地基土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正确答案:对
15、判断题?由于土体几乎没有抗拉强度,故地基土的破坏模式除剪切破坏外,还有受拉破坏。
正确答案:错
参考解析: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
16、判断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数值上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
正确答案:错
参考解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u与地基承载力pu的关系是fu=pu/K,K为安全系数,其值大于1。
17、单选?地基临界荷载()。
A.与基础埋深无关
B.与基础宽度无关
C.与地下水位无关
D.与地基水排水条件有关
正确答案:D
18、问答题?地基破坏型(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根据地基剪切破坏的特征,可将地基破坏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