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城市设计概论.doc

发布:2017-09-02约1.51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设计概论 主要内容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的历程 城市设计的主要发展阶段 对各阶段城市设计的理解 城市设计历程中城市设计的主要理论及思潮 传统城市设计 近代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理想模式 城市设计的英雄时代 现代城市设计 从设计城市到城市设计 当代城市设计的主要走向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层次、类型构成及其价值判断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空间 城市广场空间 城市中心区 城市空间轴线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 历史地段 城市建筑综合体 城市光环境 城市设计实践及方法探讨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实践 一 城市设计概述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般而言,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环境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一般,对城市设计的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 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 专家和学者比较注重城市设计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反复推敲提出设想,审慎概念的定义域和内容,并旁征博引。 有时还是时常转换视角和研究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力求从本质上揭示城市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较多的反映个人的价值理想和信仰,不依附社会潮流、观念、看法,不受政治经济等现实因素制约。 应用形态的城市设计—— 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从自己的实践和案例研究来理解城市设计的定义,更加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常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有关,具有显见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总之,不论是从理论形态还是应用形态来理解城市设计,以及随着在历史长河中城市设计日趋成为一门正在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的学科专业概念来看,我们尝试给城市设计做出如下定义: 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 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进行设计研究工作。 在实践中,城市设计常根据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人的活动、心里需求和视觉感受等要求,进行创造性的空间组织和规划设计,并将其作为法定的城市规划实施的补充和深化。 城市设计不仅要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工化境的共生结合,而且还要反映时间纬度在内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现实融合,以期为人们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健康卫生、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化 工业革命之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回事,并从属于建筑学;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急剧恶化的城市环境等城市问题,促使现代城市规划的应运而生,通过先人学者的努力和实践,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城市规划必须通过跨学科的分工合作,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人口学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科学论证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二战之后,城市规划开始更多的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结合,并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目标,成为国家对社会发展“引导式的控制管理”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问题。学科逐渐趋向社会科学。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 1970年,由于生态学的纳入,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发展和资源配置原则的优先考虑和运用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分野与相互关系 概念分野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城市规划逐渐拥有了比城市设计更为广泛的对象和研究范围,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做出预期安排,协调城市各要素在经济关系中的空间合理组织;城市规划成为偏重于经济发展规划,演化到成为综合了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四者的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即由经济规划、社会规划、政策规划和物质规划四部分组成。远远超出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 城市设计关注的是人与城市型体环境的关系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具有文化、审美、舒适、心里满足等要求,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得主要目标。同时,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的处理和完善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起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