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办公楼主体混凝土施工方案secret.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编制依据 2
2、混凝土工程概况 2
3、施工准备 3
3.1 技术准备 3
3.2 劳动力准备及分工 3
3.3 物资准备 4
3.4 机械准备 4
3.5 现场准备 5
4、施工布署 6
4.1 施工段划分 6
4.2流水方向 6
5、混凝土的浇筑 6
5.1框架柱浇筑 6
5.2混凝土墙体的浇筑 8
5.3梁、板的混凝土浇筑 9
5.4楼梯砼浇筑 11
5.5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11
5.8施工缝的留置及浇筑要求 11
5.9混凝土试件留置 12
5.10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 12
5.11冬施砼测温方法 15
6、质量控制措施 15
7、成品保护措施 16
8、安全文明安全施工 16
8.1文明施工 16
8.2安全施工 17
1、编制依据
1.1 XX大厦工程施工图纸。
1.2 国家及北京市有关的规范、标准、规程、图集。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 地方 高层建筑箱形及筏板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4 地方 高层建筑钢筋混泥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5 地方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 6 地方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7 地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8 地方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101-69-2003 2、混凝土工程概况
工程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筏板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柱 10.50m以下C60,10.50m以上C50 梁 C40 板 C40 3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 8度 框架抗震等级 B1层以下为三级,B1M一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 一级 4 结构断面尺寸 内墙厚度(mm))))
3.4.2 布料杆的布置
布料杆的布置应布置在作业面的中央,尽量减少浇筑死角,提高浇筑效率。其支撑架应稳定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5 现场准备
3.5.1混凝土浇筑以前,浇筑部位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3.5.2检查现场机具,保证正常运转;检查场内混凝土运输线路保证混凝土运输路线顺畅。
3.5.3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马道、泵管等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3.5.4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经被批准。
3.5.5保温用塑料薄膜、棉毡均准备齐全。
3.5.6项目部施工员对施工队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重点说明:标高控制措施,混凝土振捣方式,浇筑方向,测温措施,养护措施。
4、施工布署
4.1 施工段划分
4.1.1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结合结构所设置后浇带的位置,本工程划分为两个大的施工区域,即东区和西区,地上部分分为6个流水施工段。
4.1.2 流水段按施工缝和变形缝划分,具体见下图。
4.2流水方向
东区地上部分流水段流水方向:一区→四区→五区→三区。
西区地上部分流水段流水方向:七区→八区。
5、混凝土的浇筑
5.1框架柱浇筑
5.1.1筑技术要求
(1)柱子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3-5cm的C60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砂浆用串筒进行浇筑,砂浆应铺设均匀,柱子混凝土浇筑应优先选用塔吊进行浇筑。
(2)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进行,柱子每次浇筑高度不得超过50cm。
每层的振捣均按要求进行,上、下层混凝土振捣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好,不得出现冷缝,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下层混凝土进行振捣,因柱子钢筋较密,振捣棒插入间距按20-25cm,即每隔一根主筋有一个振动点,插入点应均匀布置,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振捣(此次振捣不是二次振捣),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插入深度应比上层混凝土厚度深5-10cm,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每处振捣的时间应控制在25-40秒之间,不得将振动棒插入某一部位留置过长时间,出现过振现象,造成局部浆体过厚,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
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间隔45—60分钟,混凝土振动捧插入一定的深度,约一米左右进行复振(此次振捣为二次振捣),二次振捣必须在初凝前完成。振捣时间严格控制在25-30S之间,振捣棒拔出速度不能快,造成局部孔洞,特别是柱顶60-80cm左右严格进行二次振捣。
(3)柱子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入模温度,用塔吊浇筑时入模处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cm之间较合适,用布料杆配合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6-18cm间较合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10±2℃,温度不得过高,避免造成混凝土内部升温太快,温度过高,造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