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ppt

发布:2017-12-10约1.0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第一节 煤矿伤亡事故及现场紧急处置 ; 2.按行业生产特点分类 (1)顶板事故; (2)瓦斯事故 ; (3)机电事故; (4)运输事故 ; (5)爆破事故; (6)火灾事故 ; (7)水灾事故; (8)其他事故 ; ; 二、事故报告 (1)报告形式:就近用电话报告,一般井下各工作地点都有防爆 电话。 (2)报告对象:首先应向矿调度室报告。 (3)报告内容:事故性质、发生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以及 现场抢救、撤离情况。 (4)报告方法:沉着冷静地把话说清楚,要如实报告灾情,不能 含混不清。 ; 三、现场紧急处置 (1)在消除事故灾害时,要保持统一指挥和组织,严禁冒险 蛮 干和单独行动。 (2)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保证自身安全。 (3)在抢救伤员时,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救生 还者,后救已死亡者;先救受伤较重者,后救受伤较轻者;对于 窒息,心跳、呼吸停止,出血,骨折的伤员,先复苏、止血、固 定,然后再撤运。 (4)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初始灾害,防止灾区情况恶化。 ; 第二节 避 灾 方 法; 3、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避时应保持安静,不急燥,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以发出呼救信号。 ;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还H2S等气体中毒。 (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8)待避时间过长遇救后,不要过分饮用食品和见到强光,以防损伤消化系统和眼睛。 ;三、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就是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在 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应预计到矿井存在的自然灾害 因素及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地点、情况,从而规定一旦发生某种 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而且,撤退路线上的路标要明显,方向 要标明,并使全矿人员熟悉掌握,使大家都知道何地发生何种事 故后,人员从哪条路线上撤退是安全的。 ;四、井下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了解和掌握爆炸前的预兆; (2)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 (3)用衣物护好身体,避免烧伤; (4)立即佩戴自救器; (5)迅速撤离灾区; (6)在安全地点妥善避灾待救。 ; 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互救 (1)立即撤离现场; (2)迅速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3)预防延期突出; (4)安全撤退,妥善避灾; 3.冒顶事故的自救互救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