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车轮与轮胎结构拆装调整.ppt

发布:2018-07-07约1.6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PYRIGHT ? 2002, ZHANG HONGWEI,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学目标: 1.掌握汽车轮胎的类型和结构。 2.掌握轮胎的检查方法与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 汽车轮胎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难点: 轮胎的检查方法与故障排除。 轮胎 一、轮胎的功用和类型 1. 功用 (1)支承汽车的质量,承受路面传来的各种载荷的作用。 (2)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 (3)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轮胎 2. 类型 (1)按轮胎内空气压力的大小 高压胎(0.5~0.7MPa) 低压胎(0.2~0.5MPa) 超低压胎(0.2MPa以下) (2)按轮胎有无内胎 有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 (3)按胎体帘布层结构的不同 斜交轮胎 子午线轮胎 轮胎 二、轮胎的结构 1. 有内胎轮胎 外胎 内胎 垫带 轮胎 2. 无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 1-橡胶密封层 2-自粘层 3-槽纹 4-轮辋 5-气门嘴 轮胎 3. 外胎的结构 1) 基本结构 胎面5:胎冠1、胎肩2、胎侧3 帘布层7:外胎的骨架 缓冲层6:连接胎面和帘布层 胎圈4: 轮胎 2) 子午线胎和斜交胎 子午线胎A:帘布层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横断面一致 斜交胎B:帘布层的帘线按一定角度交叉排列,帘线与轮胎横断面的交角通常为50° 轮胎 二、轮胎检查方法及故障排除 1. 轮胎的检查 1) 轮胎的磨损程度 胎面花纹深度的检查:用深度尺测量花纹深度或看胎 侧的磨损标记△,花纹深度应大于1.6mm。 2) 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可用气压表进行检查。一般前轮是2.2pa,后轮是2.4pa。 19.3 轮胎 2. 轮胎常见故障诊断 轮胎的常见故障是轮胎的异常磨损。 1) 胎肩或胎面中间磨损 (1)现象:轮胎的胎肩和胎面出现了磨损。 19.3 轮胎 (2)故障原因 集中在胎肩上或胎面中间的磨损,主要是由于未能正确保持充气压力所致。如果轮胎充气压力过低,轮胎的中间便会凹入,将载荷转移到胎肩上,使胎肩磨损快于胎面中间。另一方面,如果充气压力过高,轮胎中间便会凸出,承受了较大的载荷,使轮胎中间磨损快于胎肩。 (3)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是否超载。 检查充气压力。如果充气过量或充气不足,应调整充气压力。 调换轮胎位置。 19.3 轮胎 2)内侧或外侧磨损 (1)现象:为轮胎的内侧或外侧磨损。 19.3 轮胎 (2)原因 在过高的车速下转弯会造成转弯磨损。转弯时轮胎滑动,便产生了斜形磨损。 悬架部件变形或间隙过大,会影响前轮定位,造成不正常的轮胎磨损。 如果轮胎面某一侧的磨损,快于另一侧的磨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外倾角不正确。外倾角过大便造成了外侧胎面的过量磨损。反之,其内侧胎面磨损较快。 (3)故障排除步骤 询问驾驶员是否高速转弯,如果是则要避免。 检查悬架部件。如松动则将其紧固;如变形和磨损,应修理或更换。 检查外倾角。如不正常,应校正。 调换轮胎位置。 19.3 轮胎 3)前束和后束磨损(羽状磨损) (1)现象:车轮出现了前束和后束磨损。 19.3 轮胎 (2)故障原因 胎面的的羽状磨损,主要是由于前束调节不当所致,过量的前束,会迫使轮胎向外滑动,并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朝内拖动,造成前束磨损。胎面呈明显的羽毛形。另一方面,过量的后束,会将轮胎向内拉动,并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朝外拖动,造成后束磨损。 (3)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前束和后束。如果前束过量或后束过量,应该加以调整。 调换轮胎位置。 19.3 轮胎 COPYRIGHT ? 2002, ZHANG HONGWEI,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