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存储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doc
论高可靠集群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PAGE
PAGE1
XX大学XX学院
(课程论文)
网
络
存
储
技
术
在
网
络
中
的
应
用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TOC\o1-3\h\z\u一.摘要 1
二.正文 1
2.1网络存储技术的分类 2
2.2NAS、SAN和DAS的比较 3
2.3NAS和SAN的比较 4
2.4网络存储系统的特性要求 6
三存储区域网络设计 7
3.1存储系统设计原则 7
3.2存储系统架构概述 8
四未来趋势分析 8
4.1.基于InfiniBand的存储系统 8
4.2.采用DAFS技术。 9
4.3.NASD技术。 10
4.4.统一虚拟存储。 10
之为瘦服务器(ThinServer)。数据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的接口和应用服务器连接。由于采用局域网上通用数据传输协议,如NFS,CIFS等,所以能够在异构的服务器间共享数据,这一点在Windows和UNIX混合环境下是十分重要的。
(3)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AN)。存储区域网络SAN采用高速数据连接光纤通道(FiberChannel,FC)连接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从结构上看,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系统相互独立。将设备连接到FC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便于扩展系统规模。FC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极高,能够满足当前音/视频业务的需求。在SAN中,所有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数据均可采用中心化管理,使得整个存储系统具有可伸缩性。
2.2NAS、SAN和DAS的比较
(1)独立性。存储系统的独立性反映了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间的依靠程度。独立性越强,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小。实际上,独立性强的存储系统可以自成体系,不必考虑和服务器物理连接的细节。
(2)带宽和瓶颈。在传统存储系统中,应用程序必须通过服务器访问存储设备。考虑到所有的访问都必须穿透服务器,轻易形成瓶颈,因此要求服务器有很大的吞吐速率。LAN的速率和服务质量(QoS)取决于网络类型。
(3)共享性。在传统存储服务器体系中,存储设备并非直接面向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而是以服务器作为访问的人口。作为存储设备,无论是硬盘、还是阵列,都是间接地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真正意义上的物理连接只有服务器的连接。NAS具有数据存储独立性,可以通过LAN上运行的NFS、CIFS协议实现数据共享。SAN直接支持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的多对多连接,具有共享特性。
(4)可扩展性。DAS体系只能通过增加服务器和磁盘存储量来扩展容量,单一扩展容量几乎不可行;业务增长造成的访问流量增加会使服务器成为瓶颈,而扩展服务器价格过高且管理难度加大。NAS可以通过扩展I/0节点而增加容量,其带宽可以通过新增的网络接口而得以提高。SAN具有可扩展性,可增加存储设备而实现系统扩充。
(5)可管理性。传统的DAS造成企业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其异构型和分布性使管理工作难以展开。NAS、SAN均采用中心化数据管理,便于控制网络上的每一个存储点。
(6)存储介质的多样性。虽然DAS可以采用多种存储介质,但是它和服务器之间紧密的物理连接,在使用上受到较多限制。基于SAN的存储系统内,存储设备和文件服务器被有效地分离,使得整个系统可以采用多种存储介质;并且利用不同存储介质和设备的特征,通过统一的中心数据管理,建立多层次的异构存储体系。
2.3NAS和SAN的比较
NAS、SAN和DAS相比而言,无论是从网络传输带宽、数据共享性还是从存储容量的可扩充性、数据的一体化和平安性等各方面来说,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现在众多的用户在对其存储方案进行选择时,实际上也就成为对NAS和SAN的选择了。
NAS和SAN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提供集中化的数据存储和整合优化,都能有效地存取文件,都能在众多的主机间共享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都能从应用服务器上分离存储。而且,它们都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都能通过冗余部件和RAID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NAS和SAN也有着一些不同点。首先,实施和维护的难易程度解不同。上面曾提到,NAS的存储设备和众多访问客户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LAN进行的,也就是说,直接将NAS存储设备接入LAN中就可以使用了,管理者所要做的只是来定义网络存取权限或为每个用户定义磁盘限额。而且由于NAS采用了热插拔和即插即用技术,所以在新设备接人时无需关闭数据服务器或进行重新配置,新增的存储空间可以立即为众多的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所共享。而SAN的存储设备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专用FC集线器和交换机来进行的,假如客户端增加,就要对交换机进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