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科学教学质量检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3分*25=75分)
1.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每个钠原子得到1个电子
B.钠是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2.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下图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
3.下面四幅图都涉及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图2中,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图3中,铜-锌原电池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图4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20克
B.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
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和,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5在4NO3, N2, NO2, NO这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5种4种3种2种
6
A.由图可判断,该电源为直流电源,a端为负极
B.断开电路后,玩偶会落在软铁上,但玩偶依然受到磁力
C.将可变电阻的滑片向下移动,可使玩偶悬得更高
D.增加环绕的线圈匝数,可使玩偶悬得更高,玩偶在更高处静止时受到的磁力更大。
7.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如图是我国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主要是通过动物摄取食物中的有机物来实现
B.自然界中存在着的氧、氮、磷
C.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D.碳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循环的形式进行
9.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B. a与c对比中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 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人空气中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混合物一定是由多种分子构成,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不一定是化合物
11.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z)g
D.?假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
12.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0
B. 己等质量的四种反应物,H202分解产生的氧气最多
C.反应时加入的Mn02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D.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02分解制取02
13.
A.测试两孔时测电笔都发光 B.测试两孔时测电笔都不发光
C.只有测试左面的孔时测电笔才发光 D.只有测试右面的孔时测电笔才发光
14.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正确的是(? ?)
15.已知一个的分子质量是n,一个的分子质量是m(假设两种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若以硫原子质量是作为标准,则的是
A. B. C. D.
16.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某同学取黄豆种子100克,用水浸泡6小时后放入广口瓶,在暗处放置12小时,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置内,蜡烛熄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