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

发布:2021-11-12约1.9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生活方法与行为 ; 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中国居民传统膳食主体, 是人类最好基础食物, 也是最经济能量起源。 ; 以谷类为主膳食既可提供充足能量, 又可避免摄入过多脂肪, 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天天应摄入250克~400克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关键起源, 薯类含有丰富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个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肠道正常功效, 提升免疫力, 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含相关键作用。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成年人天天吃蔬菜300克~500克, 水果200克~400克。 食物能够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 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 豆类和坚果(大豆、其她干豆类、花生、核桃等), 蔬菜、水果, 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多种食物所含营养成份不完全相同, 每种食物都最少可提供一个营养物质, 任何一个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全部营养素。多个食物组成膳食, 才能满足人体多种营养需求, 达成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 ; 2.常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份齐全, 营养组成百分比适宜, 轻易消化吸收, 是膳食钙质极好起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 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年纪; 中老年人饮奶能够降低其骨质丢失, 有利于骨健康。提议每人天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奶制品, 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 大豆含丰富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且含有磷脂、低聚糖, 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个人体需要植物化学物质。合适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能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 也可预防过多 消费肉类带来不利影响。提议每人天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豆制品。 ; 3.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中国城镇居民共同存在膳食问题。盐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患病率亲密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关键起源之一, 不过脂肪摄入过多能够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个慢性疾病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习惯, 即膳食不要太油腻, 不要太咸, 不要摄食过多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提议每人天天烹调油用量不超出25克; 食盐摄入量不超出6克(包含酱油、酱菜、酱中含盐量)。 ; 4.保持正常体重, 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定。成人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 kg/m2~23.9 kg/m2之间。 计算公式为: 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一些肿瘤患病率增加关键原因之一。 ;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两个关键原因,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 运动消耗能量。假如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 多出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形式积存下来, 增加体重, 造成超重或肥胖; 相反若食量不足, 可因为能量不足引发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表现, 易患多个疾病, 缩短寿命。所以, 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平衡, 使摄入多种食物所提供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 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 5.生病后要立刻就诊, 配合医生诊疗, 根据医嘱用药 生病后要立刻就诊, 早诊疗、早诊疗, 避免延误诊疗最好时机, 这么既能够降低疾病危害, 还能够节省看病花费。 在疾病诊疗、康复过程中, 必需严格根据医生诊疗方案, 主动配合医生诊疗。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根据医生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善自己行为。不要乱求医使用多个方案同时诊疗, 更不能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诊疗。 ; 6.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指不规范地使用、无须要情况下使用、超时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疗程不足等。滥用抗生素轻易引发致病微生物耐药性, 造成抗生素逐步失去原有功效, 起不到诊疗疾病作用。滥用一些抗生素还可能造成耳聋(尤其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等, 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 抗生素是处方药, 只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42.饭菜要做熟; 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吃冰箱里剩饭菜, 应重新根本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常常煮沸消毒。 ;20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