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地理 教学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气候 ;但是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
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
青藏高原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
它将要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大气环流)
;2 高原风机;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
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层
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
这便是“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
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
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
温度越来越高
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
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
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
如果没有意外
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
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
会比平原地区接收到更多太阳辐射
在夏季
高原地表吸收的太阳能
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
相当于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热毯
被放到4000米高的大气层中;大气受热上升
地面气压降低
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
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毕
南亚季风、东亚季风
两大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
从印度洋呼啸北上
季风裹挟的大量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是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
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
形成大量降水
藏南的墨脱、察隅等地
都是中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源于太平洋的东亚季风
势力大大增强
可以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它击退了“行星风系”对中国南方的控制
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
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
山水宜人、诗文昌盛、经济发达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这个巨型“风机”
一切或将不复存在;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
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
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
变得更加干旱
戈壁、沙漠大范围出现;冬季
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
不得不改变路径
它们吹起西北沙漠戈壁中的沙尘
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
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
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高达400米的
黄土高原;中国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模式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温度特征的描述与分析;测一测;;中国降水量东多西少:
东部受夏季风影响,西部不受夏季风影响。;;1、某地降水:降水量、冬季、夏季、降水季节差异
(描述降水要注意最多降水与最少降水及年降水量。比如某月降水量超过100㎜可以说多雨或湿润,少于50㎜可以说少雨,再少可以说干燥。年降水量大于800㎜可以说丰富,小于200㎜可以说干旱。);测一测;考查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气候会人口、聚落、区域产业活动、环境等人文特征;气候对南北方民居的影响;在建筑材料上:北方民居多用材上多为砖石、夯土材料;南方多为石、竹木材料。;探究主题2:“荫房”与“风雨桥”;探究结论;“风雨桥”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桥洞大。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反映出当地气候温暖、多阴雨天气等。;(2)简析造成两建筑所在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3)指出“风雨桥”桥洞的特点及采用该特点的原因。;结合地形和气候
烟雨江南、大漠西北
再加上随着海拔的隆升
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就此成形;高原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
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
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