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科护理学考试题附解析 .pdf

发布:2023-09-20约4.8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科护理学考试题附解析 1、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B 答案解析: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此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 速的时期。 2、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沉 D.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纤维蛋白原 ——————B 答案解析:血培养可以直接检测出引起疾病的细菌,还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确定用 药。 3、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腺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肺炎支原体 ——————A 答案解析: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 4、儿科每一病区适宜收治的患儿人数为 A.10~20 名 B.20~30 名 C.30~40 名 D.40~60 名 E.60~80 名 ——————C 答案解析:小儿病房最适宜的床位数是 30~40 张,过多存在安全隐患,易引起 交叉感染,过少不利于患儿的收治。 5、6 个月以后的小儿开始出现的心理反应是 A.认生 B.反抗 C.失望 D.否认 E.恐惧 ——————A 答案解析:6 个月的小儿能辨认陌生人,并逐渐产生对母亲的依恋及分离性焦虑, 失望、反抗和否认选项为幼儿时期出现的心理反应,故可排除,因此选择认生。 6、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 A.从症状出现前 3 天到出现症状后 7 天 B.从症状出现前 6 天到出现症状后 9 天 C.从症状出现前 7 天到出现症状后 14 天 D.从症状出现前 3 天到出现症状后 5 天 E.从症状出现前 3 天到出现症状后 9 天 ——————B 答案解析: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自腮腺肿大前6 天 到消肿后 9 天均有传染性。 7、下列先天性心脏病,属于无分流型的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E 答案解析:选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属左向右分流型,选项 法洛四联症属右向左分流型,故可排除,选项肺动脉狭窄为无分流型,即在心脏 左右两边或动、静脉之间没有异常分流或交通存在,无青紫现象,如主动脉缩窄 或肺动脉狭窄。 8、胎儿时脊髓末端在 A.第 1 腰椎下缘 B.第 2 腰椎下缘 C.第 3 腰椎下缘 D.第 4 腰椎下缘 E.第 5 腰椎下缘 ——————B 答案解析:小儿脊髓发育与运动发展的功能相平行,随年龄增长,脊髓加长增重, 胎儿时脊髓末端在第 2 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 2 腰椎水平。 9、为小儿测量体温时,腋表测量 的时间是 A.1 分钟 B.3-5 分钟 C.6-7 分钟 D.7-10 分钟 E.10-15 分钟 ——————D 答案解析:小儿测腋温需时 7-10 分钟,肛表为 3-5 分钟。 10、小儿佝偻病后遗症多见于 A.生后 1-2 个月 B.生后 3-4 个月 C.生后 6-10 个月 D.1 岁左右 E.3 岁以后 ——————E 答案解析: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在临床上分为 4 期,多数小儿在 3 个月左右起 病,初期症状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胸廓畸形多见于 1 岁左右小儿,出现肋骨 串珠、鸡胸或漏斗胸等,后遗症期多见于 3 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 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11、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腺病毒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急性感染性喉炎 D.支气管哮喘 E.肺炎链球菌肺炎 ——————C 答案解析: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各不相同,急性感染性喉炎以吸气性呼吸 困难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12、患儿女,1 岁。接种疫苗后即刻出现过敏性休克,此时护士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头稍低 B.侧卧位,头稍高 C.膝胸卧位,头稍低 D.抬高头肩部 E.仰卧位,头稍高 ——————A 答案解析:患儿出现变态反应性休克,护士应给患儿放置休克体位,即平卧位, 头稍低足稍高。 13、患儿男,3 岁。未接种麻疹疫苗,在托儿所中接触麻疹患儿,立即给予免疫 血清球蛋白注射,该小儿应观察 A.5 天 B.7 天 C.14 天 D.21 天 E.28 天 ——————D 答案解析:接触过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 21 天。 14、 WHO 认定的全世界结核病高发国家共 A.20 个 B.21 个 C.22 个 D.23 个 E.24 个 ——————C 答案解析:目前 W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