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详解-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家庭简易配制 口服盐溶液: 1、米汤500ml+细盐1.75g 2、炒米粉25g+细盐1.75g+水500ml(煮2-3分钟) 糖盐水: 白糖10g+细盐1.75g+水500ml 煮沸 液体疗法 一、脱水的纠正 1)累积损失量: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2)继续损失量: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3)生理需要量: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液体的量、成分及完成时间 二、Fluid therapy 1)累积损失量: 2)继续损失量: 3)生理需要量: 液体的量、成分及完成时间 累积 损失量 补充 确定补液量 轻度: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根据脱水程度、性质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 累积 损失量 补充 确定补液成分 等渗脱水:1/2张 低渗脱水:2/3张 高渗脱水:1/3张 确定补液速度 原则:先快后慢 重症:扩容:20ml/kg 30’~1h内 其余:8~12h内完成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 继续 损失量 补充 确定补液量 一般按1/2~1/3张补给 确定补液速度 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于补完累积损失后 14~16h内均匀滴入 约为30ml/kg.d 确定补液成分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 生理 需要量 补充 确定补液量 一般按1/5张补给 确定补液速度 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 14~16h内均匀滴入 约为60~80ml/kg.d (包括口服) 确定补液成分 (三)补充生理需要量 静脉补液 (一)? 补充累计损失量: 1) ??确定脱水的程度 2)???定补液的成分 3) 补液的速度 (二) 补充继续损失量 (三) 补充生理需要量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需要总计第一日所用的液量、电解质。 第一天补液 一 补充累积损失量 定量:轻度50ml/kg;中度50ml-100ml/kg;重度100ml-120ml/kg,循环衰竭:扩容量20ml/kg 定种类:低渗脱水补给2/3张;等渗脱水补给1/2张;高渗脱水补给1/3张;循环衰竭:2:1等张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定速度:8-12小时完成;中、重度脱水伴有外周循环障碍:首先扩充血容量(20ml/kg,1小时内输入) 高渗性脱水速度要慢。 累积损失量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总量: 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 ?150ml/kg 重度:150 ?180ml/kg 累积损失量为总量的一半; 第一天补液 二 补充继续丢失量: 根据情况丢多少补多少,可按30ml/kg计算,1/3-1/2张 三 补充生理需要量:60ml-80ml/kg,1/5张 以上两个量可在剩下的12-16小时匀速完成。 液体疗法输液原则(一) 液体疗法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完整方案 二步走: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三定:定性、定量、定时 四句话 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 1.在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补等渗液,即2:1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内快速静滴。 (该部分液体属于累积损失量) 2.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部份,能口服尽量口服 3.生理需要量60-80ml/kg.d,适用于多种疾病补液 注 意: 纠正酸中毒 轻、中度酸中毒无须另行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另用碱性液体来改善酸中毒。一般首选碳酸氢钠。 无实验室检查条件下: 5% NaHCO3按 3-5 ml / kg 可提高 CO2 结合力 5 mmol /L 已 根据BE(碱剩余)的测定结果: 需补任何碱性溶液的 mmol 数=(BE) × 0.3 ×体重(kg) 5% NaHCO3 1ml相当于0.6 mmol 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代替扩容液 纠 正 酸 中 毒 钾的补充 有尿或来院前6小时有尿 浓度不应超过0.3% 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输注速度应小于0.3mmol/kg/h 补充量:一般3mmol/kg/d 严重4-6mmol/kg/d (10%KCL 1ml=1.34mmol) 补钾时间:持续4-6天 为什么脱水早期,钾离子总量减少,而血清钾多数正常? 为什么随着脱水的纠正,低血钾的症状反而会出现呢? 失水时 呕吐、腹泻 纳差、摄入少 酸中毒 血钾降低 血钾升高 低钾不明显 + 补液后 利尿 低血钾 纠正酸中毒 K+自细胞外回入细胞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