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及反歧视培训试卷.docx
2024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及反歧视培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A.HBV
B.HIV
C.HCV
D.HDV
答案:B。解析:HBV是乙肝病毒的英文缩写,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HCV是丙肝病毒的英文缩写,HDV是丁肝病毒的英文缩写。
2.以下哪种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
A.性接触传播
B.母婴传播
C.拥抱、握手
D.共用注射器
答案:C。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和母婴传播,而拥抱、握手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3.梅毒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支原体
答案:C。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
4.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答案:A。解析: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蚊虫叮咬一般不会传播乙肝。
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抗病毒治疗
B.人工喂养
C.剖宫产
D.孕期不产检
答案:D。解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人工喂养等,而孕期不产检不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艾滋病感染情况,不能起到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
6.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内进行预防性治疗。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解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预防性治疗。
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B。解析: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8.以下关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疾病都可以完全通过母婴传播阻断
B.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低于梅毒和乙肝
C.梅毒母婴传播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D.乙肝母婴传播只能通过胎盘传播
答案:A。解析:通过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是可以完全阻断的。目前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较高,并不低于梅毒和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可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梅毒等严重后果;乙肝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不只是通过胎盘传播。
9.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的服务不包括()
A.免费的抗病毒治疗
B.定期随访
C.拒绝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D.心理支持
答案:C。解析:对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和心理支持等服务,不能拒绝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要做到不歧视。
10.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者的歧视()
A.拒绝录用感染者为员工
B.为感染者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
C.公开感染者的个人信息
D.对感染者进行言语攻击
答案:B。解析:拒绝录用感染者为员工、公开感染者的个人信息、对感染者进行言语攻击都属于对感染者的歧视行为,而为感染者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属于歧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或乙肝病毒的(孕产妇)将病原体传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
答案:孕产妇。解析:母婴传播的源头是感染相应病原体的孕产妇,通过特定途径将病原体传递给胎儿或婴儿。
2.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受损。
答案:免疫系统。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梅毒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
答案:三期梅毒。解析:这是梅毒的常见分期,不同分期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4.乙肝病毒“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答案:乙肝e抗原。解析:“大三阳”通常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三免一阻断”措施包括免费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婴儿检测)和母婴传播阻断。
答案:免费婴儿检测。解析:通过免费检测发现感染孕产妇,免费抗病毒治疗降低孕产妇体内病毒载量,免费婴儿检测及时了解婴儿感染情况,从而实现母婴传播阻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