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方案.jsp.docx
1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方案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实现《“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以乡镇
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等目标,落实《预
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要求,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进一步降低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的目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决定4
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接种时间、范围、对象
1.时间:2014年4月21-30日。
2.范围:全县范围。
3.对象: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且未完成免疫程序疫苗的儿童。
二、目标
1.脊灰疫苗、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率在95%以上;
2.其它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率在90%以上。
三、活动实施
(一)组织领导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次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工作,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安排好必要的工作经费,成立由卫生、教育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国
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相应保障,
2
确保该活动顺利实施。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次查漏补种活动的具体实施,制
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做好疫苗的运输分发、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现场督导及评估等工作。
各小学和托幼机构负责组织本单位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并督促落实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
(二)宣传与培训
各乡镇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宣传单等媒介,在市场、
车站等流动人口聚居地、人口密集地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宣传发动要深入到所辖区域的街头巷尾,做到家喻户晓。
各乡镇要认真组织查漏补种工作技术培训,确保参加活动人
员全部接受过培训,并针对不同职责分工,对摸底登记、漏种疫
人人文库
苗补种程序、表格统计汇总等内容进行专门培训。
RENRENDOC.cOM
下载高清无水印
(三)摸底登记
本次活动摸底登记将在2013年12月查漏补种活动的摸底登记表基础上认真核实接种对象,对漏种儿童按免疫程序完成补种工作。
1.工作人员组成:农村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组成;城市由街道、居委会干部、社区或单位医院防保科医生组成;学校、托幼机构由班主任/教师承担。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的协助下,由班主任/教师承
担摸底登记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知单》的发放工作。
2.摸底登记时间:可选择中午、晚上或周末等儿童家长在家
时间进行摸底。
3.摸底登记方法:
3
(1)入户摸底:农村和社区散居适龄儿童应由摸底登记人
员挨家逐户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根据免疫程序完成情况,将适
龄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摸底
登记表(附表1-1、附表1-2)上,同时给漏种儿童家长发放
补种通知单,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预
防接种证(未在教育部门登记在册的家庭幼儿园按散居儿童登记)。
(2)托幼机构摸底: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重点核查开学后新转学入托、入园
的儿童的接种情况,并追踪落实查验接种证后的补种情况。
4.厂矿、企业等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查漏补种活动。
5.摸底调查重点人群是流动儿童(特别是春节后流入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未上卡儿童。重点地区为城乡结合部、边远贫困地区、厂矿企业、出租屋、无村医的村、上报的免疫规划薄弱
点。对发现的未建卡4岁以下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
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2014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摸底汇总表》
(附表2-3、附表2-4),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未达要求的地区进行补漏或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
8.落实春节后流入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各乡镇应加强与工
厂、矿山等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乡(镇)政府、村(居)委会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工厂广播、宣传单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工人居住地进行全面的入户摸底,同时对其周围非公立托幼机构开
展查验接种证工作,确保春节后流入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得到落实。
4
(四)疫苗补种
1.接种方式及要求
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辅以巡回、入户接种等方式。在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接种门诊和接种点的服务时间。
对于在规定接种时间内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进行督
促,确保所有应种儿童到指定接种地点接种。对于边远山区、海岛等特殊地区,无法到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