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材知识培训幻灯.pptx

发布:2020-02-27约2.67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中药与草药;;二、中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2) 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比较高。如:牛膝、黄连、大黄等。 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木通、大血藤、首乌藤等。 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 ; 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能影响药材的颜色和气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 果实种子类:一般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栀子、山楂;有的采收未成熟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淡竹叶;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荆芥、香薷。 ;; 2.中药的加工(炮制) (1)中药材加工的意义 保证药材质量; 便于临床用药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利于运输、储藏、保管; 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它副作用; 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 ; 2.中药的加工方法 (1)修治: 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粉碎处理 切制处理 ; (2)水制 常用的水制法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 水飞:指利用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把药材加工成极细粉的方法。 (3)火制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 (4)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淬等 ;;; 三、中药的鉴定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 《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及有关药学专著 ;(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1.取样 2.鉴定 3.结果 ;(三)中药鉴定的方法 1.来源鉴定(基源鉴定) (1)定义 来源鉴定 : 是根据药材样品特征进行应??植物、动物、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其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这是中药鉴定的根本(观察动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 2.性状鉴定 (1)定义 性状鉴定:又称直观鉴定法,就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的性状与标准药材或对照药材是否一致的方法。 (2)内容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 ; 3.显微鉴定 (1)定义 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 (2)组织构造与细胞形态鉴别 横切或纵切面、解离组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矿物制片 (3)细胞内含物鉴定和细胞壁性质检查 (4)显微测量 ; 4. 理化鉴定 (1)定义 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 (2)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 物理常数的测定 :有相对密度、 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常规测定:如水分测定、灰分测定,膨胀度检查、酸败度检查、色度检查、还有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有机农药的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检查、重金属检查及砷盐检查 一般理化鉴别: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显微化学反应及荧光分析。 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校液相色谱法及蛋白电泳色谱法。 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色谱-光谱连用分析法等 ; ;4.商陆 性状鉴别要点:罗盘纹(指商陆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 显微鉴别要点:薄壁细胞含三种晶型(草酸钙针晶、方晶、簇晶) 5.白芍 性状鉴别要点:菊花心(木质部放射状) 显微鉴别要点:含晶细胞(指薄壁细胞中含有两个以上的草酸钙簇晶) 6.黄连 性状鉴别要点:过桥(指黄连根茎中平滑如茎杆的节间) 7.甘草 性状鉴别要点:菊花心(木质部放射状) 显微鉴别要点:晶鞘纤维(指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包裹纤维,形成晶鞘) ;8.三七 性状鉴别要点:铜皮铁骨(指三七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