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方案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外架设计
本工程建筑总高度为23.95m,计划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水平小横杆间距为1.5,大横杆间距为1m,步距为1.8m。外立杆每水平杆以上90cm处增设一道水平栏杆,同一操作面两水平杆间等距增设两根填芯杆。平面布置图附后。
二、钢管脚手架的搭设
A、脚手架工程概况及外架的基础处理
蚌埠市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综合楼工程为地上六层及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920 m2,脚手架须搭设的高度为25.5m,考虑到外架的牢固、稳定、安全,必须对基础分层夯实、平整,再浇C10混凝土垫层10cm厚,铺设114的槽钢或5cm木板(加底座)。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筑物的外架基础为:外围的地面土层未受扰动,因此外架基础采取30cm厚3:7灰土夯实后,上做10cm厚的C10素砼层,向外有1:0.05的排水坡度,外围四周设20cm宽的排水沟,做好有组织排水措施。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多立杆、多排钢管脚手架。
B、材料的选用与材质的要求
钢管选用国际《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质量符合国家碳素结构钢(GBT700)Q235-A级钢要求。钢管尺寸选用ф48×3.5mm,钢管弯曲变形: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外表面锈蚀深度允许偏差△≤0.5mm。b、立杆钢管弯曲变形,(1)当3mL4m时,允许偏差△≤12mm。(2)当4mL6.5m时,允许偏差△≤30mm。钢管上严禁钻孔。扣件采用可锻铸铁的制作,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21)的规定,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并应做防锈处理,且有螺栓扭紧力矩65N.m,不得发生破坏。出现滑丝的螺栓应更换,连墙件的材质亦应符合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竹笆脚手板应用毛竹制作。
C、脚手架的各项安全稳定性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滑承载力计算;
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横向、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a=M/W≤f
式中M-弯矩设计值,按M=1.2MGK+1.4MQK计算,MGK为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QK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W-截面模量,查表φ48×3.5mm钢管W=5.08cm2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计算值,f=205N/mm2
(1)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
计算横向水平杆的内力时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立杆的横距ι0=800mm,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计算外伸长度a1=300mm,a2=100mm。
①永久荷载标准值gk包括每米杆承受的结构自得标准值0.136jN/m(纵距1.5m,步距1.8m),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KN/m2和栏杆与挡板自重标准值0.14kN/m。
GK=0.136+0.35×1.2+0.14=0.696KN/m=696N/mm
MA=(1/2)gka12=(1/2)×696×0.32=31.32Nm
MB=(1/2)gka22=(1/2)×696×0.12=3.48Nm
|Ma-MB|=|3.48-31.32|=27.84Nm
(1/2)gkι02=(1/2)×696×0.82=222.72Nm
MGK=(gk/2)( ι0/2)-[(MB-MA)/gkι]2-MA
=(696/2)×(696/2)-27.842/696×0.8-31.32=11.32Nm
②施工均匀活荷标准值
q k=3KN/m2×0.75m=2.25KN/m=2250N/m
(横向水平杆间距为0.75m)
MQK=(1/8)qkι02=(1/8)×2250×0.82=180Nm
M=1.2MQK+1.4MQK=1.2×11.31+1.4×180=265.57Nm
A=(M/W)=(265.57×103)/(5.08×103)=52.28N/mm2f
=205N/mm2
所以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满足安全要求。
(2)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1500mm,F为纵向水平杆距中及支座出的最大荷载,分别按静载P和活载Q进行计算,作用支座上的F力在弯矩计算时可以不用考虑。
①考虑静载情况:P=[gk(t0+a1+a2)(t0+a1+a2)]/2t0
=[696×(0.8+0.3+0.1)(0.8+0.3+0.1)]/(2×0.8)
=522N
按静载布置情况考虑跨中和支座最大弯矩。
M1=0.175Pla
MB=MC=-0.15Pla
②考虑活载情况
Q=(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