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兽医临床诊断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11-06约2.7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动科系吴昌标 绪论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临床课程的入门,又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它是兽医实践的基础,在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地位和任务 防治畜禽疾病,必须首先认识疾病,正确的诊断是制订合理、有效防治的措施根据,所以诊断是防治疾病的前提,诊断是临床工作的基础。 ? 任务:?兽医临床诊断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是基础课和专业课联系的纽带,通过诊断学的学习,掌握临床诊断理论和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减少疾病带给畜牧业的损失,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兽医临床诊断技术的概念 1、兽医:表明它区别于人医,以若干种畜禽为研究对象。 2、诊:检查、诊查,即通过详细的诊查,而获得全面的症状、资料。 3、断:分析、判别病名,以弄清疾病的实质。 4、诊断:就是对畜禽所患疾病本质的判断,其过程也就是诊查,认识,判断和鉴别疾病的过程。 5、诊断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6、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科学。广义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实验室诊断、特殊诊断、病原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性诊断,狭义的诊断只指临床诊断。 三、学习内容 (一)方法学 方法学指的是诊断疾病的方法和认识疾病的手段,其内容包括: ①临床基本检查法(包括:问、视、触、叩、听、嗅) ②实验室检查法(就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病畜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组织细胞及病理产物,在实验室特定的设备与条件下,测定其物理性状,分析其化学成份) ③特殊检查法(超声波、心电图、脑电图、X-射线、CT、核磁共振等) (二)方法论 ?诊断的方法论部分,讲述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的原则和建立诊断的步骤,方法及根据。它是大脑的思维过程。 (三)症状学 ?研究疾病各种症状的主要特征、产生原理及所反应的病理过程。 3、预后 (1)预后的概念 判定预后:对疾病的持续时间,可能的转归及动物的生产能力,经济价值作出判断。 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结局的估计。 (2)预后的分类 ①预后良好:动物完全恢复,保留着生产能力。 ②预后不良:动物可能死亡,或不能完全恢复生,产能力降低或丧失。 ③预后可疑:由于资料不全,或病情正在发展变化,一时不能作出肯定的预后。 ④预后慎重:预后的好坏依病情的轻重,诊疗是否得当及个体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明显不同。 四、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1.掌握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正确诊治疾病,以保护畜禽的健康; 2.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3.吃苦耐劳,活学活用。 五、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和现状 1.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与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有着相依的过程 ? 在古代中兽医尤先得到发展,人们主要依靠对表面现象的观察和简单检验和积累,逐步形成以以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为基础的临床性诊断等,对口色、脉象、起卧症等方面,有着较为详细的论述,为兽医临床诊断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近代医学的诊断学? ? 主要是在18世纪初期,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进展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的。发明了体温计,叩诊与听诊得到了运用。 ? 19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了传染病的病原体,制成了显微镜并开始应用了细菌、血清学诊断法,提高了病原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X线的发现及其在兽医学方面的应用,使诊断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思考题 基本概念 1、预后 2、症状 3、诊断 4、兽医临床诊断学 * 兽医临床检查技术 1、症状的概念 是疾病过程中,患病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的异常现象(机能异常和形态异常)。 2、症状的分类 (1)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指对病原因素的刺激所呈现的全身性反应。 如发热性疾病。 局部症状:动物患病后,常在其主要的受害组织或器官,表现出明显的局部反应。 如脑局部病变所引起的眼球振颤,发炎部位的红、肿、热、痛等。 (2)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 主要症状是对疾病诊断有意义的症状,其他症状,则相对属于次要症状。 (3)典型症状与示病症状 典型症状:能反映疾病临床特征的症状,如胸膜炎。 示病症状:根据此就能毫不犹豫地建立诊断的症状。 如三尖瓣闭锁不全的阳性静脉搏动,纤维素性肺炎的 铁锈色鼻液。 (4)固定症状与偶然症状 固定症状: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 偶然症状: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出现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