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控制技术规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控制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dor control for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征求意见稿)前言为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控制,减少和控制填埋场恶臭污染,提高填埋场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我省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垃圾的长期安全处置。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4]25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组织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 2术语;3恶臭控制和消减;4恶臭治理;5监测;6 工程竣工验收。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第3.4.6、4.6.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第3.4.6、4.6.4条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133-2009强制性条文第7.3.1、7.3.5、7.3.7条内容相同。本规范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强制性条文解释,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以供今后修编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局参编单位:浙江大学、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12术语23恶臭控制和消减33.1 一般规定33.2 垃圾进场运输33.3 填埋作业与覆盖33.4 填埋气体收集处理43.5 渗沥液收集处理44恶臭治理64.1 一般规定64.2 覆盖消减64.3 喷洒除臭64.4 填埋气体抽排竖井和水平导排盲沟64.5 除臭风炮和除臭幕墙74.6 除臭燃烧火炬74.7 化学或生物除臭装置85监测95.1 一般规定95.2 恶臭污染监测96工程竣工验收10引用标准名录11总则1.0.1为控制和治理填埋场恶臭,减少、消除对周边环境影响,提高填埋气体收集率和填埋场资源化水平,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运行中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控制和监测管理,以及新建、改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恶臭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恶臭污染防治设施应与填埋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并根据填埋作业发展和臭气控制要求分步实施。1.0.4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控制和治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2.0.1恶臭 odor垃圾降解产生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气体,这些气体使人产生不快或不适,形成恶臭2.0.2暴露比数exposure ratio 库区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填埋量吨数的比值。库区暴露面积包括作业面、未覆盖的临时作业道路、未形成有效作用的中间覆盖区域等。2.0.3全密闭填埋作业enclosed landfill采用土工膜等人工材料,将填埋作业单元进行全密闭的一种填埋作业方式。2.0.4卸水点 leachate unloading point用于在密闭运输车辆进入填埋库区之前卸出积存渗沥液的设施。2.0.5日覆盖 daily cover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对每天作业区域进行覆盖。2.0.6中间覆盖 intermediate cover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对一段时间不进行填埋作业的区域进行覆盖。2.0.7填埋气体landfill gas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硫化氢的混合气体。2.0.8填埋气体收集率collection rate of landfill gas填埋气体的实际抽气流量与理论产气量的比值。2.0.9填埋气体高效收集high collection rate of landfill gas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增大高水位填埋场的填埋气体收集率,使其超过60%。2.0.10表层气体收集 gas collection in surface layer of waste body在中间覆盖的堆体表层区域,建设覆盖密闭和填埋气体收集设施,进行表层填埋气体的收集,控制和减少填埋气体的排放。恶臭控制和消减3.1 一般规定3.1.1填埋场选址、绿化隔离设置,进场填埋垃圾的种类、特性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的规定。3.1.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恶臭污染防治设施,并设专岗维护、检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1.3填埋场运行后实际填埋量超过设计值,应采取针对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