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教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物理学科导学稿(教师版)
编号 11 班级 组别 姓名 座号
主稿人:高三物理备课组 定稿日期:2015/9/14
【课题】4.3圆周运动以及规律 4.4万有引力规律
【学习目标】
1. 了解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特征,理解向心力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力.
2.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会用公式计算.
3. 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知道做离心现象的条件. 4.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5.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会计算天体的质量和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并进行相关计算.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模型
难点: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用牛顿定律处理圆周运动问题
【课时】6个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运动合成与分解遵守的规律:
平抛运动的规律
夯实基础
利用十分钟的时间阅读步步高第63页的基础知识题组和考点梳理
三、核心考点突破
(一、圆周运动及分类
1. 定义我们把运动轨迹为圆周的运动称为圆周运动.
2. 分类(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其速度的大小不变.
(2)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不相等,其速度的大小时刻发生变化.物理量
1. 线速度( 虽然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的大小不变,但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 角速度,角速度与周期丁的关系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也常用转速来描述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快慢。所谓转速是指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每秒转过的圈数,用符号来表示。角速度与的关系是:
4. V、ω、T、f的关系 T=1/f,ω=2π/T=2πf,v=2πr/T=2πrf=ωr.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轨迹圆的圆心。
(2)大小:
(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时刻在变化,即向心力是变力.
(4)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分量即为向心力.
正确理解向心力:①在受力分析时不能说物体受到一个向心力.②向心力是变力. ③向心力不做功.
(三)、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
(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不变,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2)性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变化的变速曲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改变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3)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仅存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传动装置特点
(1)同轴传动:固定在一起共轴转动的物体上各点角速度相同.
(2)皮带传动:不打滑的摩擦传动和皮带(或齿轮)传动的两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3)在讨论v、ω、r三者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来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
1.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2.分析下列各情景中的向心力来源
图形 向心力来源 卫星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 引力 绳拉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拉力(或弹力) 衣服在筒内壁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壁对衣服的弹力 物体做圆锥摆运动 拉力和重
力的合力 汽车通过拱形桥时 重力和支持
力的合力 3.圆周运动的分析思路
(1)圆周可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进一步延伸.将牛顿第二定律F=ma应用于圆周运动,F就是向心力,a就是向心加速度,即得:F=man=m=mω2R=mR
(2)基本思路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分析运动情况:即做什么性质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确定轨道所在的平面和圆心位置,从而确定向心力的方向.
③分析受力情况(注意不要把向心力作为某一性质的力进行分析),在向心方向求合外力(即选定向心方向为正方向).
④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根据已知量和要求量选择合适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⑤求解或进行必要的讨论.
(五)、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1.解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