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资料】谈话类电视节目AAAppt模版课件.ppt

发布:2018-06-29约3.61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谈话类电视节目 1.谈话节目概述 产生与发展 定义 一种由主持人引导,在特定环境中,谈话参与者围绕某一主题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目。参与者包括特邀嘉宾和现场观众(包括直播节目的外场观众),他们是节目的主体,谈话节目一般在演播室录制,问题和观点构成节目内容。 1.谈话节目概述 我国谈话节目 产生直接条件和原因 产生与发展 2.(1)谈话节目特点 特点 1、观众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 2、定位平民化 3、集团作战特点 4、主持人的区别 2.(2)谈话节目种类 话题类型(社会类、新闻类、生活类);交流方式(论争型、访谈型、讨论型、倾听型);按参与对象(行业、特殊人群); 播出方式(录制剪辑播出、实况播出) 信息交流类的谈话节目 (《对话》、《东方之子》) 人际沟通类的谈话节目 (《龙门阵》、《锵锵三人行》) 娱乐煽情类的谈话节目 (《艺术人生》、《超级访问》)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遭遇审美疲劳 “我刚干上这行的时候,全国也不过10个谈话节目。那时对节目的形式不太熟悉,我们都是以真实状态来参与的,而现在变成了相互迎合:制作者迎合观众,节目的参与者迎合制作者。当大家相互迎合时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真诚率直。我有时候觉得,现在的节目太圆滑了,包括《实话实说》。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我们失去的是许多宝贵的东西。”(崔永元) 谈话内容的闲杂性 个案分析 更真实更贴近明星本色,使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暴露。 嘉宾直接决定节目质量。嘉宾如果选择不当,直接影响节目质量。 个案分析 滥情遭质疑 个案分析 《一虎一席谈》2006中国电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目”桂冠。它改变了以往谈话节目的“宣讲”式传播,开创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群口时代。 选题体现出时效性、贴近性和丰富性。 节目的形式显现谈话的魅力(辩论形式、观众充分参与、重量嘉宾)。 主持人本人而言,胡一虎最大地呈现了自己的个性,“把‘主持’缩得小,把‘人’放得更大”。(白岩松) 3.(1)谈话节目定位于策划 定位 策划(策划、选题、主持人、嘉宾和观众 ) 3.(2)策划 节目的方向和旗帜,它为整个节目定位,确定节目宗旨和形象,是使节目能够成为品牌的第一要素 党性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集体原则 个案分析 以央视《对话》节目为例,在电视谈话节目平民化风格兴起之时,《对话》却义无返顾地走了一条“高、大、全”的路子。 目标受众定位:关注经济改革动态并具有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聚焦于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等成功人士,为这些精英阶层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交锋思想的对话平台。 凭着“另辟蹊径”后并不高的收视率拿下了较高的广告收入。 个案分析 面向25岁―38岁都市女性,纵论新锐观点,探讨深度话题。 宣告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分众时代已经来临。 个案分析 节目时段的开发 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3.(3)选题 能谈 可谈 个案分析 通过话题的设置,引领中外嘉宾谈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感受和认识,并为此提供了一个相当自由平等的对话空间。 采用了同声传译的技术手段,消除语言障碍。 3.(4)主持人 3.(5)嘉宾 3.(6)受众参与 平等、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 3.(7)电视访谈类节目未来发展的对策 1.接轨国际,真正成熟 2.注重包装,打造品牌 3.话题拓展,受众细分 4.样式丰富,手段多样 4.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主题阐述 嘉宾、观众和特殊对象介绍 节目导语 话题结构和问题设计 节目结束语 5.谈话节目的录制 导播和现场导演 摄像员和机位 视频、音频、美术、灯光等 主持人 场记 剧务 录制现场的消防、保卫 6.谈话节目后期编辑和播出 编辑是二度创作 必要的包装和宣传 节目播出 节目资料的保存和反馈信息整理 * * 1.谈话类节目概述 2.谈话类节目特点及种类 3.谈话节目定位与策划 4.谈话节目文案写作 5.谈话节目录制 6.谈话节目后期编辑和播出 1、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于美国。 2、广播谈话节目成熟于三四十年代 。 3、电视谈话50年代出现,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是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