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环境机房监控统方案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
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2014年 08月
第一章 前言 4
第二章 用户需求 4
2.1 工程范围 4
2.2机房集中监控系统设计原则、依据和要求 4
2.2.1 设计的原则 5
2.2.2 设计要求 6
2.2.3设计标准 6
2.3 设计目标 7
2.4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7
2.4.1总体要求 7
第三章 机房环境监测系统 8
3.1监控需求 8
3.2 监控组成 9
3.4技术方案优点 10
第四章 各监控系统功能描述 11
4.1市电参数监测 11
4.2 配电开关监测 12
4.3 UPS监测 12
4.4 蓄电池监测 13
4.5 漏水检测系统 14
4.6 温湿度检测 14
4.7 红外报警系统 15
4.8防雷报警系统 15
4.9 消防报警系统 15
4.10灯光照明监控 17
4.11 机房运维监控 17
第五章、监控系统功能模块 17
5.1 系统界面 17
5.3 权限管理 19
5.3 远程浏览 20
5.4 查询功能 20
5.5 数据管理 20
5.6 系统参数管理 21
5.7 报警管理 22
5.8 日志管理 23
5.9 联动功能 23
5.10 报表管理(预留功能) 24
第六章 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 25
6.1非定位漏液控制器 25
产品特色 26
技术参数 26
6.2 单串口服用器 26
产品特色 27
技术参数 27
6.3 市电检测模块 28
产品特色 28
技术参数 28
6.4 KTR-202UC型三相电量仪 29
技术参数 29
6.5 KTR-3032T型蓄电池在线巡检仪 30
产品特点 31
技术参数 31
6.6 KTR-8060 31
产品特色 32
技术参数 32
6.7 KTR-8520 33
产品特色 34
技术参数 34
6.8KTR-TH11 35
产品特色 36
技术参数 36
6.9 IF-800S烟感探测器 38
6.10 短信猫 39
产品规格 39
6.12 声光报警器 41
型号说明 41
产品特性 41
第七章 施工组织方案 42
7.1、主要内容 42
7.2 工期要求及相应措施 42
7.3 安装施工主要特点 43
第八章 培训 43
8.1教育培训体系 43
8.2培训组织保障 43
8.3培训理念 44
8.4培训目标 45
8.5培训计划安排 46
第九章 工程案例 47
前言
本文档是我们设计的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书。本方案根据当前的具体需要,并结合我们在机房集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控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系统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设备等(如: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烟雾、视频、门禁、防雷、消防系统等)。
计算机机房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为保证计算机及通信系统的稳定可靠的运转,电子计算机机房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防漏、电源质量、防雷、电磁场强度、屏蔽、接地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要求。 信息中心机房系统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着通信网络能否正常、持久、稳定的运行,通信机房一般需要24小时的运行,但很多系统都无法在每个机房安排专人值守,需要部署功能完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机房无人值守。在构建全网IP化的数字通信时代,电力、金融、公安、电信等部门对其通信网络核心通信站及信息中心机房的许多关键设备运行环境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因而需要按国家相关标准与招标的具体要求完善、优化已建系统,并新建包含:供配电、空调、消防、保安、漏水检测、出入安全等环境安全保障的机房集中监控系统。结合客户全网IP化的大趋势,结合成熟的数字图像监控技术、嵌入式数据采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依据大量综合监控工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IP化的监控模式建设方案。
2.2.1 设计的原则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及行业标准,应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并具有观赏性、经济性和管理性。
先进性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设计应充分体现信息系统核心的特点,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考虑未来机房发展趋势,将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智能化信息数据处理和控制中心。
实用性
所选用的技术和材料均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得到检验,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本机房目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可靠性
设计和选材应符合消防、环保要求,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
观赏性
整体建设要布局合理,色调柔和,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符合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