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炮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
富源县竹园镇乐乌煤矿
110907工作面首次放顶煤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技术部技术负责人: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乐乌煤矿技术科二○一七年七月
110907工作面首次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避免因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给工作面造成破坏,制定以下措施:一、工作面简介
110907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人工爆破落煤。切割孔采用铰接梁支撑。
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巷道布置采用煤层顶板布置,一条进风巷、一条回风巷、一条明挖。进回风巷平行布置,路堑长度73m。
工作面现推进几个循环,面临初次放顶准备工作。二、组织机构
1.成立了煤矿初次放顶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生产副矿长牛书华,全权负责放顶阶段整体工作布置、安排、以及督办落实工作。
傅组长:生产副经理杨家寿、值班副经理张福流、值班副经理鲍小思、值班副经理刘云武、班组长牛金发,具体负责现场工作的组织协调,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成员:班长:唐兵、李广应、吴兴灿安全员:李登卫、李英平、计云周瓦检员:杨梦生、吕全所、卢峰负责现场组织实施,并负责现场安全把关。2、领导组成员跟班安排
为实现对重点项目的现场控制,在顶层发布阶段对团队负责人实行现场轮班制。上下班值长必须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遗留问题进行现场交接。
3、领导组工作制度:
(1) 工作面进入压力成像阶段后,领导小组成员听从现场指导。
(2)领导组成员要按时参加班前会,电话联系工作面,详细了解工作面上班有关情况,做好当班班前布置。
(3) 安全团队每天组织一次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如果工作面存在重大隐患,应提出整改方案,特殊情况应报告生活部门和调度室协调解决。
(4)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要经高度验收,确认无危险后,领导组方可撤消,停止工作。三、顶板管理
1.工作面顶板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顺槽,一个通道运输顺槽,工作面的安全出口要经常维护,两个出口处不的堆放材料,在出口处的20m范围内其高度不得低于1.6m。
(2) 严禁在紧急出口处留下台阶。当因地质条件等原因出现台阶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在柱子上系上结实的绳索,使人们能够安全上下。
(3)禁止将支柱打在浮煤或浮矸上,支柱要见柱窝。(4)支柱要有1-2°迎山角,假设必须有两人联合操作,不得一人单独进行操作。
(5) 禁止在同一工作面和20m超前支护中使用不同性能的矿柱。损坏的矿柱、铰梁必须及时运出工作面,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在巷道内。
2、防止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1) 全体员工严格执行旁敲侧击、请示的制度。进入工作面时,值班班组长或组长应首先对工作面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时处理隐患,确认无隐患后方可作业。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在完整可靠的区段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2)工作面使用的单体液压柱的高度应与工作面采高相适应,支柱的最小高度要保障活柱的伸出量不小于顶板最大下沉量加50mm,支柱最大高度不得小于采高,严禁超高支设支柱。
(3) 确保单体液压支柱有足够的初始支撑力,不小于90kN。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无液体泄漏,压力不低于18Mpa,注液枪出口压力不低于18Mpa。4、 材料准备
1、备用应急单体液压支柱不少于30根,备用铰接梁不少于30根,“π”型钢梁不少于10根。
2.现场存放的护道梁不少于30根(厚15cm,长3M),吊棚用木梁不少于30根(厚13cm,长2m),木背板不少于2桶。
3、网片不少于10卷。4、支护工具现场不少于2套。五、具体措施
1.在放顶煤阶段,靠近矸石的侧柱应设置2m长的护道棚。每个护道棚不得少于3个立柱支腿。立柱支腿应踩在前立柱的根部。
2、工作面放顶过程中,严格控制端头支护质量,切顶线支柱要成线,支柱与顶梁,顶板垂直,顶梁与顶板接顶要严实,端头接顶距只准超出工作面支架控顶距1m。根据压力显象,可适当在原支架间加密支护。
3、超前支护是在原有柱基础上进行的,双排柱的支护距离可以扩大到20m。道路行人侧宽度不小于70cm,无杂物,确保行人在出口处。6、 安全注意事项
1、放顶阶段,严格控制工作面采高。切眼维护高不得低于2m,以防顶板大面积垮落使支架受压死架。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柱排间距、排间距、顶控间距符合操作规程要求,无咬梁、落梁现象
3、支架梁头要紧靠煤帮,煤帮要加避帮柱,避帮柱要加背板,顶紧金属网,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