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病防护用品.ppt

发布:2018-12-09约1.37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1.主要负责人与管理人员培训 检查内容: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检查方法: 查阅培训证明。 常见问题: 1.培训证过有效期。 2.主要负责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主管负责人未全部参加培训。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2.接害劳动者培训 检查内容: 用人单位应对上岗前或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或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3.防护设施设置 检查内容: 应在所有产生粉尘、毒物的岗位及设备,结合生成工艺,安装通风排毒除尘装置。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湿式作业。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是指设施符合产品自身的质量标准,应该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的正规产品;设施符合特定使用场所职业病防护要求,能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3.防护设施设置 检查方法: 查阅原辅材料清单及其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查阅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图及其说明,查阅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报告、防护设施台账及档案,现场核查应当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岗位及设备,核实设置数量、位置、型号是否与评价报告一致。 常见问题: 防护设施安装数量、安装位置、性能参数与评价报告不一致,不能满足防护要求。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4.防护设施维护 检查内容: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应及时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并保证正常运行。 检查方法: 查阅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记录、防护设施定期检查记录和防护设施使用维修记录等,现场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并核对防护设施台账。 常见问题: 1.防护设施未正常开启。 2.防护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3.无使用、定期检查和维修记录。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5.应急设施 检查内容: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 ? ?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还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5.应急设施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场所的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用人单位必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并保证可能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5.应急设施 检查方法: 现场检查。 常见问题: 1.应急设施配备数量不足,保护半径不能满足要求。 2.报警装置安装位置错误。 3.报警装置无声光报警。 4.现场急救药品与危害不符。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6.擅自拆除和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检查内容: 职业病防护设备或应急救援设施是否有擅自拆除、停止使用情况。 检查方法: 现场检查。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和评价 共检查6项内容: 1.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检测、评价结果处理。 4.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处理。 二、《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解读 1.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检查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