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397铝锂合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研究.PDF

发布:2017-04-24约1.4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44 卷 第 1 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44, No.1 2015 年 1 月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January 2015 收稿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范春平,女,1989 年生,硕士生,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电话:0731E-mail: 875738864 @ 2397 铝锂合金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 断裂韧性研究 范春平 1,郑子樵 1,贾 敏 1,钟继发 1,程 彬 1,李红萍 2,吴秋萍 2 (1.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2.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232) 摘 要: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 X 射线织构测量、拉伸试验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测试,研究 了 130 mm 厚 2397-T87 铝锂合金不同厚度层及不同取向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厚度方向织构 分布不均匀,表层织构以高斯织构为主,中心织构则主要由 β 取向轧制织构和少量立方织构组成,亚表层 T/8 处织构 较弱,且从中心到亚表层,β 取向织构和立方织构含量降低,剪切织构含量增加,T/8 处剪切织构含量最大。L 方向不 同厚度层拉伸性能具有不均匀性,亚表层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小于中心,LT 方向拉伸性能差异相对较 小;同一厚度处,合金强度和断裂韧性具有各向异性,σb、σ0.2 的变化规律为:L 方向﹥LT 方向﹥SL 方向,L-T 取向的 断裂韧性最好,T-L 取向次之,S-L 取向最差。 关键词:2397 铝锂合金;织构;拉伸性能;断裂韧性 中图法分类号:TG14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15)01-0091-06 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特点, 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应用潜力的结构材料之 一[1]。近 10 年来,美国铝业协会陆续注册了 2097、 2197、2297、2397、2099、2199 等 Al-Cu-Li-Mn-(Mg)-(Zn) 系列第 3 代新型铝锂合金,该系列合金因能在实现结 构减重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损伤性能而引起广泛关 注。其中,2097、2197 合金已取代 2124 铝合金,用 于制造 F16 战机的隔框和部分支撑构件(如舱壁等), 能使构件服役时间提高 1 倍,很好地满足了 F16 飞机 的使用寿命要求 [2]。2099-T8511 挤压型材已应用于 A380 民航飞机地板结构中,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3]。 2397 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较低的各向异性、较高 的疲劳阻力及断裂韧性、良好的抗应力腐蚀能力和较 低的淬火敏感性等特点,产品形式主要为厚板(38~152 mm),热处理状态为 T87 态,可部分取代传统 7050 合金厚板产品[4]。2397-T87 合金板材主要应用于对疲 劳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结构件,如机身 框梁、横桁、舱段隔框等。目前,国内外针对 2×97 系列合金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 的影响,并着重探讨其强化效应、各向异性及热稳定 性等 [2,5,6]。本实验针对我国大飞机用结构材料的需求 背景,研究了 130 mm 厚 2397-T87 态铝锂合金不同厚 度层和不同取样方向的织构分布、拉伸性能和平面应 变断裂韧性,并探讨合金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关系,以 期为深入了解该合金性能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实 验 实验所用材料为国外某铝业公司工业化生产的 130 mm 厚 2397 合金板材,供货热处理状态为 T87 态。 合金成分范围(质量分数,%)为:2.8Cu,1.4Li, 0.25 Mg, 0.3 Mn,0.12 Zr,0.1 Zn, 0.12 Ti,余量为 Al。 分别在厚板短横向(ST)以及轧向(L)和长横向 (LT)的 1/8、1/4、3/8 及 1/2 厚度处(分别记为 T/8、 T/4、3T/8 及 T/2)截取圆棒状拉伸试样,其平行段长 度为 30 mm,直径为 5 mm,在 MTS 858 材料试验机上 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在 1/2 厚度处沿 L-T、T-L 以及 S-L 取向分别截取 3 个紧凑拉伸(CT)试样,测定其平面 应变断裂韧性(K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