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例题解析】
例1 一台起重机以a=0.5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吊一箱货物,货物的质量m=9.0×102kg
解析:对货物受力分析如图4—7—1所示,货物在G和T的合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0.50m/s2竖直向上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G=ma,可得
T=G+ma=m(g+a)=9.0×102(9.8+0.50)N
=9.3×103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T′的大小也是9.3×103N.注意它比货物受到的重力要大. 例2 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当电磁铁通电,铁板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铁片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导致整个装置的重心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从而F(M+m)g.D
灵活运用超重、失重知识、对一些动力学问题的答更为简捷、准确.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 )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在加速向下时,人获得向下的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ma
FN=m(g-a) mg
由此可知弹力FN将小于重力mg。
在向下减速时,人获得向上的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a
FN=m(g+a) mg
当人静止时,FN=mg,正确选项为D。
点评: 求解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物体运动的状态,判断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再根据拉力或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问题。
例4 某人在a=2m/s2匀加速下降的m1=75kg的物体,则m2=5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g=10m/s2)
解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下降时,对物体有:
m1g-F=m1a1
F=m1(g-a)
F=75×(10-2)=600(N)
设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质量为m0的物体。
则F=m0g
=60(kg)
当升降机以a2匀加速上升时,对物体有:
F-m2g=m2a2
=2(m/s2)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2 m/s2
【说明】在题中的三种状态下,人相等注意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同一性,即是F、m和a都是对于同一过程中同一个物体
例5 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4—7—3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
A.a=1.0m/s2,F=260N
B、a=1.0m/s2,F=330N
C.a=3.0m/s2,F=l10N
D、a=3.0m/s2,F=50N
解析: 以ml表示人的质量,m2表示吊板的质量,FT表示人与绳之间的拉力,因为绳及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皆可不计,所以绳与吊板之间的拉力也是FT.以吊板为对象,它受三个力作用,即绳的拉力FT,方向向上;人对它的压力F以及它所受的重力,方向都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F-m2g=m2a ①
对人来说,他也受三个力作用,即绳对他的拉力FT和吊板对它的支持力F,方向都向上,它所受的重力m1g,方向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F-m1g=m1a ②
由式①、②可解得
代入数值得 a=1.0m/s2,F=330N,故选B.
点评:此题一看就知是单选题.选对的考生中有一部分人也可能是猜对的,而选错此题的考生主要是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不够.当然也可能他有正确的分析能力,运算过程中由于粗心而出错,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仅是运算出错,不太可能正好与某一错误选项得同样的结果,因此他会发现运算的结果和四个选项都不同,从而可检查出他的运算错误而予以纠正。能正确地分析物体受哪些力,这是一项基本要求,一般说来,把物体受力分析错了,除了一时的粗心外,都是由于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上有重要的错误.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一旦发生这种错误,就不要轻易放过,而要自己主动地把错的原因彻底查清楚.
【基础训练】
1.用手提着一根挂有重物的轻质弹簧 ( )
A.立即停止运动
B.开始向上减速运动
C.开始向上匀速运动
D.继续向上加速运动
2.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FN=m(g+a),则 ( )
A.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