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改良A2 O工艺.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污水处理工程改良A2/O工艺
A2/O法是由传统活性污泥法(普曝法)发展起来的新工艺,A2/O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具有既除磷又脱氮的工艺,其生物反应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组成,其特点是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功能明确,界限分明,可根据进水条件和出水要求,人为地创造和控制三段的时空比例和运转条件,达到较好的除磷脱氮的效果。
A2/O法的主要优点:
(1) 工艺流程较先进,具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工艺运转稳定性好,出水水质较好。
(2) 污泥经厌氧中温消化处理后达到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 运行、管理经验成熟,实践经验丰富。
A2/O法的主要缺点:
(1) 工艺流程复杂、处理构筑物多、运行管理麻烦。
(2) 承受污水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能力较差。
(3) 工程基建投资较高、运行费用较高。
A2/O法工艺流程框图见图:
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粗格栅进水泵房消毒池
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
粗格栅
进水泵房
消毒池
二沉池
A2/O池
沉砂池
细格栅
贮 泥 池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泥饼外运
回流污泥
进水
出水
剩余污泥
A2/O工艺流程框图
根据污水厂的运行实践表明,BOD5与TKN之比大于4时,可达到理想脱氮效果,BOD5与TKN之比小于4时,脱氮效果不好,汪清污水处理厂BOD5/TKN=5.14, 脱氮效果可以。同时,根据文献,传统A/A/O工艺,适合于污水碳源较为充足的情况,通常是,但是汪清污水处理厂,碳源不甚充足,在此种特殊的水质条件下,在利用生物方法脱氮的同时,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原水碳源不足导致了A/A/O工艺缺氧段反硝化进行不充分,出水中NO3--N浓度较高,大量的NO3--N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段并在那里进行反硝化,迅速消耗快速COD,抑制了厌氧段磷的有效释放,因而在好氧段磷的吸收作用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导致了除磷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情况,本设计考虑了采用改良型的A/A/O工艺。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在碳源不十分充足、反硝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较好的除磷效果,其运行方式如下:
出水
出水
进水
污泥回流S
混合液回流q
80~90%进水
这种工艺在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中都有应用,其中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的山东省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就是成功的一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