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od生来产汇报.ppt

发布:2018-12-21约2.5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OD简介 SOD是一种金属酶,含有铜和锌两种离子,需氧生物中,SOD催化使对抗体有关的超氧阴离子变成双氧水,随后被双氧水酶分解,保护机体免受超氧阴离子的影响,是一种新型的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别名肝蛋白,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1、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 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需过滤)。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 (6)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7)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 (8)标记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9)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 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3、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成分:牛肉膏1.5g、蛋白胨5g、NaCl2.5g(由于没有加糖而导致未能培养出酵母菌) 2、麦芽汁培养基的制备 (1)破碎麦芽(不宜过碎,否则影响过滤) (2)糖化,将破碎后的麦芽加入500ml的蒸馏水,加入淀粉水解酶,在45℃水浴中保温30min,升温至70℃,保温1h,其间不断搅拌。 (3)检测,用碘液检测糖化程度。糖化液未变色表示糖化完全。 (4)过滤,使用多层纱布过滤糖化液,将滤液煮沸。 (5)加入鸡蛋清高温后过滤, (6)灭菌,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0.1兆帕,20min 4、 发酵培养,观察记录 (2)破碎,每克菌液加入氯仿-异丙醇(1:3)3ml,搅拌2h,3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 (3)纯化,将清液缓慢加入硫酸铵至 75%饱和度 (8.7g/100ml)过程充分搅拌5℃至分层,离心(3000rpm) 取沉淀。 检测数据 电泳则采取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既可采用SOD活性正染色(呈现棕色区带)也可采取SOD活性负染色(呈现无色透明区带)。根据凝胶上电泳分离的SOD区带的着色深浅与面积大小,对样品进行半定量分析,也可制作校正曲线计算样品中的SOD含量。染色定位法常用于鉴定SOD,很少为了定量,主要原因是它不及化学法简便,但鉴定SOD却较化学法为优。用电泳法可鉴定SOD是否掺有杂质蛋白,有无同工酶,且可半定量地确定SOD的活性大小。 染色液:考马斯亮蓝 1g 200ml甲醇 50 ml冰醋酸 加蒸馏水至500ml。(染色液的配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故应戴上手套)。 脱色液:80ml甲醇 20ml冰醋酸 加蒸馏水至200ml (由于冰醋酸挥发性强故应密封) SOD酶的生产 指导老师:张立秋 组员:高亚平 李婷 洪丽 魏颖 宋雪君 目录 项目一. SOD酵母菌的鉴定与筛选 项目二. SOD酵母菌的发酵 项目三. SOD的分离提取 SOD酵母菌的鉴定与筛选 经振荡培养后的诱变菌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四个因素三 个水平选出最适的菌种培养基,进行进一步的发酵培养。在发酵罐中加入最适培养基成分和 合适的酵母菌诱变菌种进行发酵扩培,最终获得大量的菌种和发酵产物。 SOD酵母菌的发酵 (1)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2)接种培养 (3)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4) 发酵培养,观察记录 10倍 100倍 后续又用碘液进行了染色,观察到淀粉粒,查阅资料后得知为酵母肝糖,但未记录 sod的提取 (1)菌液和收集,将三角瓶中的菌液分装至离心管中,3000rpm离心10min,收集沉淀用pbs缓冲液冲洗1次。 菌液分装时发现酵母菌具有产气的特性,导致离心管的盖子不能盖上,故改为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离心。 sod的检测 利用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自氧化,释放出O2-,生成带色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