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设备的工程实践的开题报告.docx
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设备的工程实践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水下高速运动目标的探测和跟踪中,被动测量设备是一种常用的选择。被动测量设备不需要向目标发送信号即可获得目标的位置和运动信息,因此在隐蔽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水下高速运动目标包括鱼类、鲸类、鲨鱼等,在海洋环境中,它们的速度通常非常快,不仅存在高速度,而且还存在频繁改变运动方向的情况,因此对被动测量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设备的工程实践,以提升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增强我国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设备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可行性与可靠性。
2.设计被动测量设备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控制系统,并进行集成与优化。
3.通过实验验证被动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进行优化改进。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预期成果:
1.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精准的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系统,并在实验中对其可靠性和精度进行验证和改进。
2.提供一套稳健可靠的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技术解决方案。
意义:
1.增强我国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能力。
2.为水下高速运动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3.在智能海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进度安排
阶段一(2022年1月-6月):对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设备的原理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
阶段二(2022年7月-12月):设计被动测量设备的硬件结构以及软件控制系统,并进行集成与优化。
阶段三(2023年1月-6月):通过实验验证被动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进行优化改进。
阶段四(2023年7月-12月):综合所有成果,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六、参考文献
1.陈克勇,钟菊华,罗观祥.高速水下运动目标识别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28(2):249-253.
2.黄树森,李自辉.面向水下高速运动目标定位的超声相控阵技术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12):275-278.
3.蔡婷婷.水下目标被动测量与跟踪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8.
4.沈志远,邹继平.水下声学探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唐敏,李光武.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被动测量方法研究[J].深海科学与技术,2014,12(4):28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