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强化质量管理工作.doc

发布:2018-10-09约3.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第l9卷 第l期 标准化报道 REP()RTINGOFSTANDARDZATToN Vo1.19 No1l998 ? 质量管理与监督?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龟……济二…评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 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推 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上新台阶,进而把我国 的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质量振兴 国有企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国务院 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这是九五期间及 至2010年在质量方面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 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使我国产品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的重大举 措.当前,簧用改革的精神抓质量管理工作, 就必规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纲要》.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企业经营管 理水平的最终和最公正的评价不在政府部 门,而在用户的货币选票,也就是说在于产 品质量.国有企业要重振雄威,重要的一条, 就是用新的观念改进和强化企业的质量管 理i重新构造千万个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国 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丢掉一切幻想, 投身于市场经济,把眼睛盯在市场上,把功夫 下在产品质量上.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质量 收稿日期:199~--iI一28 管理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长远 性,切不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而要下苦功 夫,从长远着眼,从小处抓起,持之以恒,扎扎 实实地夯实企业生存的基础.这是提高企业 素质,增强竞争能力的唯一正确选择.以质量 振兴国有企业,在思想上,就必须坚持向管理 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牢固树立质量,信 用,市场观念I要从质量,品种,价格,服务, 信誉等方面赢得顾客和用户,使企业保持旺 盛的竞争力.在战略上,要以市场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幽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树立提高 质量也是一种价值增值的新观念在产品质 量上,要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分别努力达到本 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先 进水平,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我认为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改革, 转换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搞好 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进~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走质量效益型的 路子.重点在于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夯实基 础,从严治厂. 一 是要正确处理改革与管理的关系,坚 2] 持改革与管理相结合.深化企业改革和加强 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主 要是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和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既有维护和完善生产关 系的一面,又有科学组织生产力的一面.任何 一 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作 保证,管理上不去,再好的机制也难以发挥应 有的作用.因此,管理是改革的基础,又是改 革的保i.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既是企业一 斑工酶基础,又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不 存在{受有管理的机制,也不存在没有机制的 管理.改革的成果要靠管理加以规范和巩固, 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 条件所以一定要把改革与管理有机结合既 不能以改代管,使改革失去依靠和保证;又 不能只管不改,使企业失去生命和活力改 革促管理,管理出效益. 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断 拓宽管理领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来 说,产品决定前途,质量决定命运,效益决定 兴衰,素质决定成败.但这一切都取决于管 理.所以管理是个大概念,它涉及企业的方方 面面.另方面,市场经济又对企业提出了一 个严肃而又现实的要求是,产多产少在于销, 销多销少在于质,质优质劣在于管,管好管坏 在于人.因此,在新形势下,管理领域必须拓 宽,管理方法必须更新管理手段必须先进, 管理人才必须高明管理思想必须有五个转 变.即不唯上,要唯己,树立自主经营的观念; 不唯外,要唯内,树立眼睛向内的观念;不唯 产,要唯销,树立面向市场的观念;不唯量,要 唯质,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观念;不唯 稳,要唯闯,树立敢于探索的观念.要增强自 主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意识,把要我管变为 我要管.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 企业本身的工作,更不能代替企业内部的管 理企业管理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加强企业管理和质量工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 22 地的基础.企业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中心,质 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水平和信用目前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一个决定因 素.质量是企业盼生命,信用也是一种质 量,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领导者要成为 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的第一责任者,同时要 率领企业全体职工形成全员抓质量的风气, 把质量意识贯穿到从投入到产出的各个环 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激励和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