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膜和细胞核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05-20约3.37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和细胞核 ——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制备细胞膜 正常形态 吸水后形态 吸水后形态 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2、原理: 哺乳动物 成熟 红细胞 1、选材: 原因 : 无细胞壁且无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细胞器 离心、过滤 3、其他细节: (1)本实验没有提取出细胞膜(只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中正常的红细胞及吸水涨破的过程) 需用什么方法怎样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 (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3)引流法使细胞吸水涨破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4.过程设计 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 制作装片:用滴管取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由低倍→高倍) ↓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 结果: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由____和______组成,少量的____。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脂质 50% 磷脂最丰富 还有胆固醇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基本骨架 4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越多 举例: 载体(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受体(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 酶(如线粒体内膜上有呼吸酶) 抗原(体现病原体特异性)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细胞是否癌变的重要指标】 糖类 2-10 %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识别 保护 润滑 信息交流;糖脂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外表面: 糖蛋白,又叫糖被 癌变后的细胞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都可以运动。 ⑴.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实例: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分泌抗体 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⑵.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亲水头 疏水头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原始地球环境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某些小分子和离子可以,其他小分子、离子和所有大分子都不能跨膜运输) 四、细胞膜的功能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建立的细胞交流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抗原呈递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胞间连丝切片 细胞膜的功能小结 方式 细胞膜 (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胞吞、 胞吐 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直接接触,如精 子与卵细胞的相 互识别 细胞通道, 如胞间连丝 类型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意义 【高考警示钟】 1.不同细胞膜的成分种类相同,即都含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但每种成分的含量却不同。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是由结构特点决定的,如果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也就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是胎儿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糖蛋白,它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临床上发现肝癌细胞能合成甲胎蛋白,因此,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近期常用放射免疫法(RIA)定量测定甲胎蛋白,肝癌阳性率;达90%左右。 癌胚抗原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但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又可发现其含量有异常升高。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有意义。 四、细胞壁 植物: 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 肽聚糖 2、作用: 支持和保护 1、成分 真菌: 几丁质 酶解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