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_单片机串行通信.ppt

发布:2018-05-15约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 二、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 ⑵ SM2—多机通信拉制位 因多机通信是在方式2和方式3下进行,因此SM2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当串行口以方式2或方式3接收时,如SM2 =1,则只有当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1”,才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送入SBUF,并置位RI产生中断请求;否则,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丢弃。而当SM2=0时,则不论第9位数据为“0”还是为“1”,都将前8位数据装入SBUF中,并产生中断请求。 在方式0时,SM2必须为“0”。 ⑸ RB8—接收数据位8 在方式2或方式3时,RB8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代表着接收数据的某种特征(与TB8的功能类似),故应根据其状态对接收数据进行操作。 ⑹ TI-发送中断标志 当方式0时,发送完第8位数据后,该位由硬件置位。在其它方式下,于发送停止位之前,由硬件置位。因此TI = 1,表示帧发送结束,其状态既可供软件查询使用,也可请求中断。TI位由软件清“0”。 ⑺ RI-接收中断标志 当方式0时,接收完第8位数据后,该位由硬件置位。在其它方式下,当接收到停止位时,该位由硬件置位。因此RI = 1,表示帧接收结束。其状态既可供软件查询使用,也可以请求中断。RI位由软件清“0”。 2.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PCON主要是为CHMOS型单片机80C51的电源控制而设置的专用寄存器。单元地址为87H。 第三节 AT89S51单片机串行通信 工作方式 第四节 串行口通信实例 *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课件 第七章 单片机串行通信 河工科技 瓮嘉民制作 第七章 C51语法简介 第四节 串行通信实例 第三节 AT89S51单片机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第二节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 第一节 串行通信概述 第一节 串行通信概述 一、串行通信基本原理 计算机的数据传送有并行数据传送和串行数据传送两种方式。 并行数据传送的特点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传送速度快、效率高。 但并行数据传送有多少数据位就需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送成本高。 并行数据传送的距离通常小于30米,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送都是并行的。 串行数据传送的特点是数据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 成本低但速度慢。计算机与外界的数据传送大多数是串行的, 其传送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公里。 1.异步串行通信的字符格式 图7-1 异步串行通信的字符格式 2.异步串行通信的信号形式 ⑴ 近程通信 图7-2 近程串行通信 ⑵ 远程通信 图7-3 远程串行通信 3.串行通信的数据通路形式 (a)单工 (b) 全双工 (c) 半双工 图7-4 串行数据通信通路形式 4.申行通信的传送速率 每秒钟传送格式位的数目来表示,称之为波特率(baud rate) 二、RS-232C总线标准 图7-5 利用调制解调器通信的示意图 (a) DB-25 (b) DB-9 图7-6 DB-25(阳头)和DB-9(阳头)连接器定义 2.功能特性 表7-1 RS-232C 标准接口主要引脚定义 DTE ← DCE 振铃指示 RI 22(9) DTE → DCE DTE就绪(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DTR 20(4) DTE ← DCE 载波检测 DCD 8(1) 信号接地 SGND 7(5) DTE ← DCE DCE就绪(数据建立就绪) DSR 6(6) DTE ← DCE 清除发送 CTS 5(8) DTE ←DCE 请求发送 RTS 4(7) DTE → DCE 接收数据(串行输入) RXD 3(2) DTE ← DCE 发送数据(串行输出) TXD 2(3) DTE → DCE 保护接地 PGND 1 信号方向 功能 信号符号 引脚序号 3.RS-232C的电气特性 (1)RS-232C是一种电压型总线标准,以不同极性的电压表示逻辑值: -3 V ~ -25 V表示逻辑“1”(mark) +3v ~ +25 V表示逻拜“0”(space) (2)标准数据传送速率有50、75、110、150、300、600、1200、 2400、4800、9600、19200波特等。 (3)采用标准的25芯插头座(DB-25 )进行连接,因此该插头座也称之为 RS-232C连接器。 一、串口寄存器结构 图7-7 AT89S51 串行口寄存器结构 SCON是AT89S51的一个可位寻址的专用寄存器,用于串行数据通信的控制。 单元地址98H,位地址9FH~98H。寄存器内容及位地址表示如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