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零零九年八月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
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为特别重大
环境污染事故(一级)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二级) 、一般环境污染事故
(三级)和轻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四级)四级。
(一)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500 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 3 人(含 3 人)以上的;
3、事件危害可引起大面积污染,跨区域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
展趋势的。
(二)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2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 3 人以下的;
2
3、事件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
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三)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四)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轻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 50 万元以下的;
2、无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在较少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迅速予以控制,
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1.4 应急响应分级
1、按照应急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对
突发事件分为 I 级( 公司级 ) 、Ⅱ级 ( 单位级 ) 。
2、公司各单位应按照应急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
范围等因素,并依据机构设臵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所属各单位由于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
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 、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在生产、
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臵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危害性物质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l.6 工作原则
3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
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 实行分类管理, 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组织机构与职责
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2.1.1 组织机构框架图
####### 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见图 2-1( 应急组织机构框图 ) 。
4
图
示
应急指挥中心
管理流程走向
技术支持走向
社会救援组织
现场应急指挥部
机关职能部门 专 家 组
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组织
图 2-1 应急组织机构框架图
2.1.2 ####### 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是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公司突发
事件应急指挥工作。
2.1.3 ####### 现场应急指挥部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临时派出机构,现场指挥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派。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指派或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
现场应急指挥部由现场总指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社会援救机构、协议救援机构、专家组等构成。
现场应急指挥部要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