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pdf

发布:2024-09-13约2.16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第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用户)。

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

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

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5、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

源模块。

7、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安全机

制.

8、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9、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通信模块.

10、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zigbee、IEEE802。15。4.

11、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

星型(Star)结构、网状(Mesh)结构、簇树型(ClusterTree)结构。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特征级融合、数

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信道可以从侠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侠义的信道(信号输出的媒质),分为(有线

信道和无线信道);广义信道(包括除除传输媒质还包括有关的转换器)广义信道按照功能可

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4、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5。8GHZ.

1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16、IEEE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7、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ToA/TDoA)、接收信号强

度指示(RSSI)、到达角(AoA)。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第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第2页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还

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19、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发送状态、接收状态、侦听状态和睡眠状态时单位时间内消耗

的能量是依次减少的。

20、IEEE802.15。4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

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21、Zigbee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MAC层使用IEEE802.15。4协议标准,而网络层和

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以划分三种:简单

排序、相对同步和绝对同步。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间可以划分为内

同步和外同步。

2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

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局部同步和全网同步。

25、物理层帧由同步头、物理帧头和PHY负载构成。

26、MAC层有四种不同的帧形式:信标帧、数据帧、确认帧、命令帧。

27、MAC帧一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