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电阻测量原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原理与使用 P P T 课 件 戎建光 万用表电阻挡的测量原理 欧姆表基本原理: 电阻本身不具有电能,它不具有驱动测量机构偏转的能量,不能将电阻的阻值转化为表头的偏转角。所以要想使电阻的阻值转化为测量机构的偏转角,必须外加电源,利用欧姆定律,将电阻的阻值用电路的电流来体现,进而使电流的大小转化为测量机构的偏转角。 全电路欧姆定律: E I = RC * R0 RX+ (R1 + +r) RC + R0 E = RX +RZ R0 E R0 IC = I X = X R0 + RC RX +RZ R0 + RC E =K * RX +RZ 式中 R0 ———为欧姆校零电阻 r ———为电池电阻 R1——— 为限流电阻 RC ———为测量机构内阻 RZ ———为 欧姆表总内阻 RX ———为被测电阻 从式中可以看到,若欧姆表总内阻RZ 和电池电动势E保持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I将随被测电阻RX而改变,且IC 与RX 成负指数函数关系。可见,欧姆表测电阻的实质是测电流。 当RX =0时,调整R0 使IC =K*E/RZ =IG ,指针指在满刻度位置,规定此位置为“欧姆0”。(这就是R0调零旋纽的用途) E 1 当RX = RZ 时,IC= K = IG 2RZ 2 E 1 当RX = 2RZ 时, IC = K = IG 3RZ 3 ? 当RX =∞时, IC =0,指针不动,规定此位置为“欧姆∞”。 由于仪表指针的偏转角与电流成正比,而电流IC与RX 成负指数函数关系。因此,仪表指针的偏转角能够反映RX 的大小。但欧姆表的标尺是不均匀的,而且是反向的,如下页图所示 特别地,当RX = RZ 时,I= 1/2 Im ,指针将指在仪表标度尺的中心位置,所以RZ 又叫欧姆中心值。因为欧姆中心值正好等于该挡欧姆表的总内阻,因此,欧姆表的量程的设计都是标度尺的中央刻度为标准,然后再求出其他电阻的刻度值。 1.? 欧姆表量程得扩大 理论上讲,上述欧姆表可以测量0---∞之间任意阻值的电阻。但由于万用表使用的电池 电压1.5V电压较低,及电路分流电阻的影响,当RX≥10倍中心欧姆值后回路中的电流较小,RX 的增大回路中的电流变化不大,所以大于10倍中心欧姆值后的刻度紧密,刻度差值很大,实际上它的有效使用范围一般只在0.1-----10倍中心欧姆值的刻度范围内,超出该范围将会引起很大的误差。 为了使欧姆表能在较大范围内对被测电阻进行较准确的测量,万用表欧姆挡都做成多量程。同时为了能共用一条表度尺,以便于读数,一般都以RX1挡为基础,按10的倍数来扩大量程。这样,各量程的欧姆中心值就应是10的倍数。例如,在500型万用表中,RX1挡的欧姆中心值为10欧,那么,RX10挡的欧姆中心值为100欧姆,RX100挡的中心欧姆值为1000欧姆。 由于欧姆表量程的扩大实际上是通过改变欧姆中心值来实现的,所以,随着量程的扩大,欧姆表的总内阻和被测电阻都将增大,这势必引起流过测量机构的电流减小。因此,在扩大欧姆表量程的同时,还必须设法增加测量机构的电流。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其一,保持电压不变,改变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