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员”课程教学的三个环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操作员”课程教学的三个环节
摘要:本文从三个环节,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操作员”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和阐述,并结合课程特点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加以整合,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兴趣;教学目标;操作实践;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5-0066-04
Three link of discussed Computer Operator course teaching
GUO Xiaochen
(Che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nan, Chenzhou, 423000)
Abs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Computer Operator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t has made some good practices i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new approaches too.
Key Words: Interest; goals of teaching; operating practices;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中,出现了一些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银领”人才,他们是继“白领”“蓝领”后最受当今社会和企业欢迎的紧缺人才。培养“银领”人才,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这既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不但能牢固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这已成为当前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
现在,许多职业院校为提高教学质量都在引进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模块一体化教学,这些模式的采用无疑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的传统单一性。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深入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实际,笔者在“计算机操作员”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思考,认为该课程从把握好三个环节来实践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引导启发
1.1演示范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并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于好之者;好之者不于乐知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趋力,使学生拥有“动力源”,能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通过各种范例,创设一种与本次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来揭示矛盾,促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我们在选择范例时要紧扣教学主题,提倡内容趣味性,讲究范例具有典型性、具有启发和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看到教师制作的精美课件、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会发出阵阵的赞叹,这时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迫切的求知欲,同时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在“玩”中、在“游戏”中就可以完成学习了。例如在学习利用FrontPage制作个人主页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适当的元素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主页,主页里有生动的Flash动画,有滚动的字幕,有酷炫的图标和按钮,也有精美的动画和动听的音效,这样使网页既生动活泼,又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其中的各种元素的制作产生浓厚兴趣。
1.2剖析范例,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引学生学习等三方面的定向功能。可见,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