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电表基原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用电表的基本原理
一、万用表的基本功能
万用电表又叫做复用电表,通常称为万用表。它是一种可以测量多种电量的多量程便携式仪表,由于它具有测量的种类多,量程范围宽,价格低以及使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气维修和测试中。
一般的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交流电压等,有的万用表还可以测量音频电平、交流电流、电容、电感以及晶体管的 ? 值等。
二、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欧姆定律和电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基础之上的。
万用表的表头是进行各种测量的公用部分。表头内部有一个可动的线圈(叫做动圈),它的电阻Rg称为表头的内阻。动圈处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当动圈通有电流之后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固定在动圈上的指针随着动圈一起偏转的角度,与动圈中的电流成正比。当指针指示到表盘刻度的满标度时,动圈中所通过的电流称为满偏电流Ig。Rg与Ig是表头的两个主要参数。
1. 直流电压的测量
图2-16 简单的直流电压表将表头串联一只分压电阻R
图2-16 简单的直流电压表
测量时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压Ux的两端,通过表头的电流与被测电压Ux成正比
在万用表中,用转换开关分别将不同数值的分压电阻与表头串联,即可得到几个不同的电压量程。
【例2-9】如图
【例2-9】如图2-17所示某万用表的直流电压表部分电路,五个电压量程分别是U1 = 2.5 V,U2 = 10 V,U3 = 50 V,U4 = 250 V,U5 = 500 V,已知表头参数Rg = 3 k?,Ig = 50 ?A。试求电路中各分压电阻R1、R2、R3、R4、R5 。
解:利用电压表扩大量程公式R = (n ? 1) Rg,其中n = (Un/Ug),Ug = RgIg = 0.15 V。
(1)求R1: n1= (U1/Ug) = 16.67,R1 = (n ? 1) Rg = 47 k?
(2)求R2:把Rg2 = Rg ? R1 = 50 k? 视为表头内阻,n2 = (U2/U1) = 4,则
R2 = (n ? 1)Rg2 = 150 k?
(3) 求R3:把Rg3 = Rg ? R1 ? R2 = 200 k?
视为表头内阻,n3 = (U3/U2) = 5,则
图2-17 例题2-9R3 = (n ? 1)Rg3 =
图2-17 例题2-9
(4) 求R4:把Rg4 = Rg ? R1 ? R2 ? R3 = 1000 k?
视为表头内阻,n4 = (U4/U3) = 5,则
R4 = (n ? 1)Rg4 = 4000 k? = 4 M?
(5)求R5:把Rg5 = Rg ? R1 ? R2 ? R3 ? R4 = 5 M?
视为表头内阻,n5 = (U5/U4) = 2,则
R5 = (n ? 1)Rg5 = 5 M?
2. 直流电流的测量
将表头并联一只分流电阻R,即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直流电流表,如图2-18所示。
设被测电流为Ix ,则通过表头的电流与被测电流Ix成正比,即
图2-19
图2-19 多量程的直流电流表
图2-1
图2-18 简单的直流电流表
分流电阻R由电流表的量程IL和表头参数确定
实际万用表是利用转换开关将电流表制成多量程的,如图2-19所示。
3. 电阻的测量
万用表测量电阻(即欧姆表)的电路如图2-20所示。
可变电阻R叫做调零电阻,当红、黑表笔相接时(相当于被测电阻Rx = 0),调节R的阻值使指针指到表头的满刻度, 即
万用表电阻档的零点在表头的满度位置上。而电阻无穷大时(即红、黑表笔间开路)指针在表头的零度位置上。
当红、黑表笔间接被测电阻Rx时,通过表头的电流为
可见表头读数I与被测电阻Rx是一一对应的,并且成反比关系,因此欧姆表刻度不是线性的。
三、万用表的使用
1.正确使用转换开关和表笔插孔
万用表有红与黑两只表笔(测棒),表笔可插入万用表的“?”、“?”两个插孔里,注意一定要严格将红表笔插入“?”极性孔里,黑表笔插入“?”极性孔里。测量直流电流、电压等物理量时,必须注意正负极性。根据测量对象,将转换开关旋至所需位置,在被测量大小不详时,应先选用量程较大的高档试测,如不合适再逐步改用较低的档位,以表头指针移动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附近为宜。
2.正确读数
万用表有数条供测量不同物理量的标尺,读数前一定要根据被测量的种类、性质和所用量程认清所对应的读数标尺。
3.正确测量电阻值
在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之前,应首先把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指针到欧姆标尺的零位上,并要正确选择电阻倍率档。测量某电阻Rx时,一定要使被测电阻不与其它电路有任何接触,也不要用手接触表笔的导电部分,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当利用欧姆表内部电池作为测试电源时(例如判断二极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