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企业投融资行为--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pdf

发布:2024-01-22约8.86万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摘要

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长期性、体制性、

结构性问题。其中,为化解城市发展需求和政府举债限制之间的矛盾,地方

政府大力借助融资平台发挥融资职能,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逐年积聚。隐

性债务的扩张降低了市场调控的精度,削减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已成

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灰犀牛”。从宏观视角来看,地方政府隐性债

务的无序扩张将对市场造成强烈冲击,直接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地方政

府潜在坏账风险随之增加,严重时还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从微观层面来看,

在日益紧缩的投融资环境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无序扩张极易诱发企业严

重的杠杆操纵和投融资期限错配行为,已成为微观经济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

掣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在宏观层面上产生的消极影响实则是微观效应积聚

扩散的结果,因而对政府隐性债务微观影响机制的深入剖析刻不容缓。地方

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张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哪些阻碍、下一步地

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政策制定时精准施策的发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亟需给

出科学判别和现实证据。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择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

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于企业投融资行为

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我国东部和南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规模更大、面临更重的缓释压力。第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张能够显著加剧企业的杠杆操纵和投融资期

限错配程度。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利用其“预算软

约束”以及“政府信用兜底”的优势挤出了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源,诱发了企

业的杠杆操纵和短贷长投行为。第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扩张恶化了企业

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企业投融资行为——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的融资环境,降低了企业预期从而加剧企业杠杆操纵动机。地方政府隐性债

务的不断膨胀使企业在融资竞争中处于更劣势的地位,同时加剧了金融环境

的不稳定性,严重降低企业预期,使企业有动机进行杠杆操纵以弥补在融资

竞争中的劣势,第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扩张通过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

本、增加企业的长期融资约束程度,降低了企业融资能力,从而促进了企业

短贷长投的动机。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制度安排、平台转型、内部治理、渠道优化四个

方面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有的放矢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加快制度建设进程;

二是要加快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提升资本运作能力;三是要

强化内部治理效应,降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四是要拓宽企业股

权融资渠道,破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挤出效应带来的企业融资困境。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供了企业投融资行

为研究的新视角。立足于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事实,本文

从企业复杂的投融资行为这一视角出发,为企业面临的投融资困境提供了新

的研究思路。第二,运用了更为科学的方法来测度地市级政府隐性债务规模。

不仅可以科学地分析相同制度背景下政府隐性债务的微观影响,还能够显著

降低对时间序列模型的依赖,有助于获得更稳健的研究结论。第三,提出了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响企业杠杆操纵和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的新路径,从微

观视角点明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聚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隐性债务;杠杆操纵;投融资期限错配;融资约束

2

Abstract

Abstract

Atpresent,oneofthemainriskfactorsfacingChinaseconomyisthehuge

scaleofimplicitlocalgovernmentdebt,whichisalong-term,structuraland

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