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局域网概述祥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802.11 – WLAN(无线局域网) 802.11定义了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802.11a,工作在5GHz频段,传输速率54Mb/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b,工作在2.4GHz频段,传输速率11Mb/s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g,工作在2.4GHz频段,传输速率54Mb/s无线局域网标准。 * 802.12:100VG-ANYLAN的MAC标准及物理规范。 802.14:交互式电视网,包括cable modem的技术规范。 802.15标准,定义了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技术。 802.16标准,定义了宽带无线局域网技术。 802.17标准,正在制定的弹性分组环(RPR)标准。 802.18标准,正在制定的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规范。 * * 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采用随机访问技术的竞争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信道忙? 监听信道 碰撞? 发送完? 发送Jam N≥16? Yes No No Yes 发送成功 Yes 发送失败 No 延迟随机时间 No Yes 发送 碰撞次数N+1 * * * * * * * * * * * * * * * * 局域网在一个适中的地理范围内,把若干独立的设备连接起来,通过物理通信信道,以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各独立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具有区域限定、线路专用、较高的通信速率和误码率低等特点。 局域网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同时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布式处理等方面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局域网主要由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通信设备(网卡、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 局域网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常见的局域网的分类包括按局域网的规模分类、按传输介质分类、按拓扑结构分类、按管理模式分类等方式。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混合型等。 IEEE802是主要的局域网标准,该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通过共享传输介质通信,IEEE802委员的16个分委员会制订了一系列的局域网标准—IEEE802标准。IEEE802标准对微机局域网的标准化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尽管高层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同,但由于低层采用了标准协议,几乎所有局域网均可实现互连。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指控制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信息的合理传输,对信道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目前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 CSMA/CD、CSMA/CA、令牌环和令牌总线。 在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有NetBEUI、IPX/SPX和TCP/IP三种。在组建局域网时,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局域网的规模、局域网之间的兼容性和是否便于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 *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环型拓扑结构 * * 混合型拓扑结构 * * * * * 工作原理 *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介质访问控制 MAC 高层 OSI IEEE 802 物理层PHY 由TCP/IP和NOS实现 IEEE802描述了最低两层的功能以及它们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和接口 * * 802.4 - Token Bus (令牌总线) 802.5 - Token Ring(令牌环) 802.6 -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 -- MAN标准 802.7:宽带时隙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8: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802.9:LAN-ISDN接口 802.10:互操作LAN安全标准(SILS) 局域网技术 *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