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文化与浴衣穿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本和服文化及(浴衣)的穿法 和服的种类 1.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 。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 分。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 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 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 品简单,穿着方便; 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 有许多附属品。 (2)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 和服(浴衣)的穿法 1.穿上和服内衣后再穿上和 服外套。后背不要有褶皱,两 手拉住袖边向两侧平伸来展平 袖子。 2.拉住和服左右前襟向前伸 展,确保后背平整。同时,把 后襟向上拉,直到和服边垂在 脚踝处即可。 3.合上上前襟(左手的)。上 前襟的边放在锁骨处。这时, 将下前襟拉向前方,在腰部不 要留出多余。 4.就这样将上前襟横着打 开,把下前襟压在里面,上前 襟还是回到以前的位置上,在 腰间向下挝出10cm。 5.为了不使穿好的部分松 散,用右手按住,而左手拿住 细腰带的中心,从正面起环绕 于腰间。 6.在后背交叉过腰带后,双 手再绕回来,向左右拉开。这 样来收紧腰带,和服就被固定 住了。 7.把腰带拉紧后,用夹子夹 好,这样腰带就变得很整齐地 绕在腰间。 8.9.从身八口(稍离腋下 的地方)把手伸进去,将前后 整平。 10.把腰带从后面绕过来, 在与下前襟同样位置夹住。 11.把伊达结放在腹部绕到后面。 12.在后面,像折纸一样,绕到前面,与细腰带一样打结。 和服的打结 1.将半幅带在一头30cm左右 处对折(称为“手”),搭在右 肩上(成环状以外)。前方折成 个三角形。 2.在身上绕两圈。剩下的部 分称为“垂边”。在缠绕时, 手捏住下侧来使形状整齐。 3.把“垂边”在中间出向上 折出三角,拉向右肋。 4.把“手”放在上面与“垂 边”一起打个结(在中央打 结)。把结打紧,把“手”放 在左肩上。 5.把“垂边”的一头量出肩 幅(40cm左右)。可以根据自己 的体型来固定长短。 6.叠成帘状。在羽中央结处 紧紧拿住。 7.捏住上下多余的部分,做 成折痕。 8.让手握的羽稍稍膨起来, 让“手”穿过。 9.把“手”拉向正上方,再 打个结。 10.把剩下的“手”卷进 去。 * * 和服 和服(わふく,wafuku) ,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是日本的一种民族服饰。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明治时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装,而与这个词相对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来自西洋的衣饰。后来此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 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现在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吴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 和服的构造 1.和服的构造 和服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和服 的美感。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 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如将和服拆开,人们可 以看到,用以制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方面比较 自由。在制作和服时,较少为人的体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 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 因为,它可以因人而异,在腰间调节尺寸。 (2)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 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 人的气质。日本女性整体身材矮小,腿短较粗,而宽松肥大的和 服既掩饰了日本女性身材的不足,又突显了日本女性的优点。 2.和服的种类: ①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 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 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 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服。 ②振袖和服 未婚小姐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 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 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 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黑留袖 色留袖 振袖和服 中振袖 小振袖 ③访问和服 是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它从下摆,左前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