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考点分析).doc

发布:2016-05-13约1.45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考点分析) 2014年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考点分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2014#8226;滨州)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下列物质不属于毒品的是(  )  A.海洛因B.摇头丸C.咖啡D.大麻 考点: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解答:解:海洛因、摇头丸、大麻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故属于毒品.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毒品的概念和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3分)(2014#8226;滨州)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 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不正确; 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3分)(2014#8226;滨州)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钢制单杠B.塑胶跑道C.排球D.尼龙跳绳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钢制单杠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B、塑胶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其中含有聚氨酯预聚体、废轮胎橡胶等多种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排球是用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合成橡胶作胆,其中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D、尼龙跳绳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3分)(2014#8226; 滨州)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由常见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碳、钙、铜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l、C、Ca、Cu,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全部相同,故选项正确. B、氢、汞、铁、银的元素符号分别是H、Hg、Fe、Ag,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选项错误. C、钠、镁、氧、氮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Mg、O、N,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选项错误. D、锰、硫、锌、钡的元素符号分别是Mn、S、Zn、Ba,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2014#8226;滨州)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说法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长期饮用白开水  B.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人体健康进行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解答:解:A、从人体健康角度,长期饮用白开水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B正确; C、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